飲食健康★胃癌?腸癌?教你認識「胃腸道基質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胃癌?腸癌?教你認識「胃腸道基質瘤」

台灣大腸癌人數每年約15000例,胃癌人數每年約發生3700例,胃癌及大腸癌是好發於腸胃道的癌症,但是你聽過胃腸道基質瘤嗎?長在哪裡?有哪些症狀呢?雖然「胃腸道基質瘤」也是好發於腸胃道的惡性腫瘤,但到底該歸類為腸癌還是胃癌呢?
 
平均發病年齡60歲 非常棘手的病症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表示,「胃腸道基質瘤」是消化道腫瘤裡面比較少見的腫瘤,生長在消化道的肌肉層,和一般的俗稱的胃癌、大腸小腸癌不一樣,每年的新發個案不會超過350~400例,平均發病年齡大概在60歲,男女比例差不多,目前仍不了解好發原因,也不清楚危險因子,是一種非常棘手的病症。

與一般腸胃狀況相同 胃出血、解黑便

莊捷翰醫師表示,因為症狀並不明確,所以幾乎沒有預防的方法,有些患者甚至到腫瘤已成長到10幾公分大時,才因腹痛就醫,由於「胃腸道基質瘤」的病症與一般腸胃狀況大致相同,通常表現在消化道出血、胃出血、解黑便,甚至吐血,最常發生的部位在胃,因此最容易腸道出血,解黑便血便。

標靶治療服用3年 降60%癌症風險

針對腫瘤比10公分大、腫瘤分化化較差,或者長在小腸大腸的患者,術後的復發率比較高,約50%的病患,患部仍會轉移到其他器官,若不管腫瘤大小及發生位置,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針對高復發風險的病人,手術後使用標靶治療,服用3年可以大大減少復發風險。

若腫瘤無法切除乾淨,標靶治療也是一項很好的選擇,臨床實驗指出,服用基利克,可以讓癌細胞不會繼續分化,降低60%癌症的風險,對於高風險病人,包含腫瘤大於10公分、分化較差、腫瘤長在大腸小腸間的患者,每天需服用4顆藥,服用3年,可預防高復發風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午後陣雨,私密處容易悶熱、潮濕,若遇到女性生理期,經血和汗水結合更容易感染,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靜宜表示,近期受異味、搔癢困擾的求診患者,飆升了2成,呼籲民眾夏季、還有生理期間,除了盡量保持私密處乾爽、注意飲食之外,應選擇專屬清潔用品。 夏季常見私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糖尿病患者時常感到冒冷汗、疲倦等,自行吃了一些食品後,情況稍微有改善,後來用血糖機一測,發現血糖降低,以為糖尿病好了,就自行停藥,幾個月之後,雙腳出現水腫症狀,至醫院求診,卻步上洗腎之路。   全台洗腎者 4成源於糖尿病 有些糖尿病患者發現血糖下降,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呼吸不順、咳嗽不止、鼻塞、擤鼻涕時有黃或綠色鼻涕,可能染上鼻竇炎,鼻竇炎若誤當感冒,長久不治療,除了演變成慢性鼻竇炎外,也要多注意併發症的發生,由於鼻竇分布於前額、眉心、兩側臉頰靠近眼眶處,因此當疾病惡化便會波及鄰近鼻竇的重要器官,鼻竇炎併發症如下: ˙ 顱內 /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在國際旅遊裡,造成最多死亡的傳染性疾病是瘧疾,瘧疾這一古老存在的疾病,雖然台灣自1965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列為瘧疾根除地區,然而,每年仍有約20幾例的境外移入個案,主要來源為非洲與東南亞,且多因公務、經商工作而暴露感染。 呈現似感冒症狀 如:發燒、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