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胖一點較長壽? 醫:肌肉養成為重點

胖一點較長壽? 醫:肌肉養成為重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年紀越大,許多老人都會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小腹婆、大富翁,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慢性疾病圈套,根據國外研究,某些老人因為身體儲備足夠能源,相較於弱不禁風、營養失調者,能在生病時更快痊癒,死亡率也較低,然而在癌變、慢性病機率高的現代,「不忌口」真的適用全體老年人嗎?

銀髮族BMI值23、24較長壽

整形外科診所院長林靜芸醫師表示,根據醫學文獻顯示,大規模的追蹤胖的人跟瘦的人的壽命長度及對疾病的抵抗程度,發現銀髮族BMI值在23、24時,較能夠抵抗疾病,然而提到「肥胖」,通常是指身體脂肪量的多寡、體型的肥胖程度,而老年疾病通常是新陳代謝指數及三高、痛風等問題,立即的死亡率並不高。

老人會死,基本上與肺炎、病毒等突然的感染有關,胖一點的老人膽固醇比較高,反而比較能夠地抵抗感染,比如說,同時2個人住進加護病房,比較胖的那個老人致死率較低,比較有本錢生病,這叫做肥胖的矛盾。

重點不在脂肪 而要注重肌肉的養成

林靜芸醫師表示,中年人平常要控制體重,老年人反而要主張胖一點,但是重點不是在於脂肪,而是要注重肌肉的養成,多攝取優質蛋白質,每公斤的老人要1.5公克的蛋白質,例如50公斤的老人,一天就需要75克的蛋白質。

余朱青營養師表示,雖然不需限制老年人的飲食,但不致每餐大魚大肉,老年人的熱量攝取,一天最好達到1200~1500卡,但有可能因為牙口不好減少蛋白質及蔬果的吸收,可以將食物剁碎,改從蔬果汁攝取膳食纖維,唯糖尿病患者應對果汁的攝取有所限制,生活作息規律,溫和運動的實行,就能夠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2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擔任教職的陳老師(化名),三十年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A),她不放棄治療,勇敢面對疾病,目前病情控制理想,獨居的她,終於在七十歲這年,赴美與親姐姐重逢,完成了這場近30年的願望。類風濕治療勿延遲 當心關節破壞與共病風險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張文玠報導)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就像是難兄難弟,根據臨床統計,有高達3分之2到4分之3的肥胖病患,合併有代謝症候群,長期容易傷害心血管、造成內臟器官病變,甚至發生惡性腫瘤。飲食不均衡三大營養素攝取失調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更嚴重根據研究發現,肥胖病患有相當高的比例,缺乏攝取蛋白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四十多歲的胖胖輕熟男,飲食習慣偏差,熱愛炸雞、鹽酥雞等高油、高熱量食物,缺乏運動,加上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結婚幾年後,孩子出生,性功能明顯衰退,與另一半幾乎成了無性夫妻。 妻子忍了一兩年,終於受不了,直接說開,要求陪同至診間就醫。胖胖男接受了血液檢查,發現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導致眼睛乾澀的問題相當嚴重,多數人常常自行到藥局購買藥品點用;但是,人工淚液和眼藥水的品牌眾多,至於有乾眼症狀的你,用對了嗎?誤用眼藥水 易使角膜損傷一名年約26歲的小玲(化名),原本只有輕微的乾眼症狀,因自認不嚴重,因此未多加理會。年輕愛美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