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胖小孩有福氣?醫:小心百病纏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胖小孩有福氣 醫:小心百病纏身

在台灣,大約每4個兒童就有一個體重過重或肥胖,即便近幾年減重風氣盛行,還是無法讓體重過重的趨勢減緩。肥胖的孩子長大後持續肥胖的比例高達八成,而且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如何讓孩子回到健康的體重,已成為家長重要的課題。

楊智堯醫師表示,要定義正在發育期間的兒童及青少年的肥胖方式較複雜,比較容易計算的有幾個 : 以BMI來定義孩童及青少年肥胖的值分別為25kg/m2 及30kg/m2;若以同年齡層BMI的百分位來看,超過85百分位時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時則為肥胖。如果單以體重來算,超過同年齡體重平均20%也算肥胖。

兒童肥胖根本因素 吃的多動的少

兒童肥胖的原因有家庭環境、社會因素、生活型態、心理因素、遺傳因子、新陳代謝異常等 ,但最根本的因素還是吃的多動的少。近幾年3C產品充斥,兒童接觸電視、電腦、網路、手機的時間大增,當然也養成了少動久坐的習慣。而電視網路媒體大量播放各種食物及飲料的廣告,也成了過度攝取熱量的幫兇。父母親的生活飲食習慣也會成為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自己的飲食都是高糖高鹽高脂,孩子”遺傳”這三高的飲食習慣後,肥胖也只是遲早的事而已。

肥胖的孩子易有社交障礙、憂鬱傾向、自信心不足等問題

楊智堯醫師表示,肥胖會增加許多疾病的罹患率已是眾所皆知,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大腸癌、乳癌、不孕症等。若從兒童就開始肥胖,成人後得到這些疾病的比例也會更高。以高血壓為例,研究指出肥胖兒童未來罹患高血壓的危險性是非肥胖兒童的10倍之多。甚至發病年齡會年輕化,許多肥胖的兒童到了青少年就已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在心理健康方面,肥胖的孩子有較高比例的社交障礙、憂鬱傾向、自信心不足等問題。

從小開始教育 三低一高、熱量概念、均衡飲食

面對孩子的肥胖問題,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呢? 楊智堯醫師建議,可從改變早餐飲食習慣開始,從小就開始幫孩子準備營養均衡的早餐,別太早讓孩子自己外食。若不得已要外食,也要教導孩子選對食物。灌輸正確飲食觀念: 很多飲食觀念要從小開始教育,例如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熱量概念、用餐時間、進食速度、均衡飲食、不挑食等。不放零食飲料在家中: 降低孩子吃到垃圾食物的機會。

限制3C產品使用時間: 看電視玩電腦滑手機的時間越多,身體活動的時間越少。走出戶外增加活動量: 假日安排親子戶外旅遊接觸大自然。培養一個運動興趣: 盡早讓孩子學會一些運動技能,如游泳、球類、腳踏車等,送他一個能健康一輩子的運動習慣。

孩子將來是否肥胖 父母親扮演重要關鍵角色

以身作則當好榜樣: 父母能做到才能要求孩子,全家一起改變飲食一起動起來。用鼓勵支持取代責備:一句鼓勵讚美的效果遠遠勝過一句責備的話。孩子將來是否肥胖,父母親扮演最重要的關鍵角色,家長們一定要正視肥胖給孩子帶來的身體負擔以及心理層面的影響,教導孩子正確的飲食觀念,才能讓孩子遠離肥胖的威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紀錄片「穹頂之下」是近來最受討論的一部片,也使得霾害議題再度被搬上檯面,然而國健署表示,霾害其實不只來自於大環境的空氣汙染,抽菸也是生活中霾害的來源,而二手菸就是室內霾害的主要來源。  父母吸菸,會增加下一代得肺癌的風險,更會使孩子得中耳炎、氣喘、肺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家長若發現孩子出現大小眼、視力模糊等症狀,應速就醫。一名七歲的陳小妹妹,在一次遊戲時把右眼遮住,竟意外發現左眼好像很模糊,左眼視力僅剩0.4,造成女童「大小眼」,就診檢查發現是一種罕見的次發性青光眼。再經過藥物控制眼壓後,目前視力雖可恢復至0.9,但已受損的視野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當出現疲倦、食慾不振、噁心、臉色較黃,以及茶色尿等症狀時,有可能是罹患C型肝炎,以往對C型肝炎的關注大多侷限在引發肝癌、肝硬化,卻疏忽C肝引起的慢性腎臟疾病。近來已有醫學研究證實慢性C型肝炎患者會增加1.28倍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C型肝炎及慢性腎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普遍民眾都知道,在低溫的環境下,容易誘發心肌梗塞、中風等問題上身,也因此,各醫療院所在冬天冷氣團來襲時經常忙翻天,但你知道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其實不只是氣溫,就連區域性的不同也會增加心血管死亡風險。  曝露於低溫下 心血管死亡風險大增 該研究主要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