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臟炎奪命快! 有這些症狀要注意了

胰臟炎奪命快! 有這些症狀要注意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上個月才過40歲生日的小王,幾乎天天都得陪客戶吃飯應酬,喝酒當然少不了。上個禮拜續攤時,才幾杯酒下肚,他就覺得不對勁,上腹部痛到不行,緊急到最近的醫院掛急診。經抽血檢查赫然發現,他的脂肪酶及澱粉酶指數飆高,三酸甘油酯的檢測值也高得嚇人,醫師當場確診是急性胰臟炎發作,二話不說收住院。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張君照表示,胰臟炎的高危險族群中,膽結石患者及長期酗酒者占9成以上,其餘則是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或高血鈣患者,至於到了懷孕後期的準媽媽,也有可能出現這種問題。

就膽結石患者來說,主要是結石從膽囊掉到總膽管,而總膽管的出口又和胰管會合成一個共同通路,再接到十二指腸,一旦結石卡在會合的這個共同通路上,就有可能增加胰管的壓力而導致發炎。

酗酒導致胰臟炎的機制,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張君照認為,有可能和血液中酒精的代謝產物引起的氧化壓力及發炎之細胞激素有關;另外,也可能是供應胰臟的微細血流不足,進而引發胰臟炎。

胰臟分泌的脂肪酶、澱粉酶及胰蛋白酶,經胰管的側分支流進胰管,再流入十二指腸,就會在腸道分解並消化蛋白質、澱粉及脂肪等營養成分然而,一旦胰臟發炎,這些胰臟分泌的酵素就會從發炎部位不斷外流,分解及消化附近的脂肪等正常組織。張君照說,這種「自我消化作用」會引發劇痛,若還引發週圍正常組織的感染及發炎,導致胰臟膿瘍,不僅更痛,還可能致命。

張君照表示,根據統計,10胰臟炎患者可能出現這種重度急性胰臟炎,進而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相當可怕。出現的時間,通常在胰臟發炎的3天後。然而,胰臟位於上腹部的後腹膜腔,就在胃的後面,若不仔細判別,有時候還真搞不清楚這到底是胃痛?膽結石痛?或是胰臟炎痛?

張君照說,胃痛屬陣發性的痛,而且是一陣一陣的抽痛胰臟炎的痛則是持續性的痛,是一種隱隱的鈍痛,像刀割一樣,非常非常痛。若要再仔細區分,胃痛出現在上腹部,胰臟炎的痛則出現在上腹靠近左側的地方,有時還會引發腰部及背部的疼痛。

除了透過問診並從疼痛的描述來診斷外,以脂肪酶、澱粉酶為指標的抽血檢查,還是可輕易診斷胰臟炎。如果還不放心,建議可再做腹部超音波,甚至是腹部電腦斷層掃描等檢查,並把腹部超音波可能受到腹腔內空氣干擾的可能因素排除掉,提高正確診斷率。

張君照說,胰臟就像一個工廠,一旦發炎了,一定要先讓它休息一下,也就是不吃任何東西,只補充輸液。禁食的時間可長可短,就看症狀嚴重程度而定。如果痛得厲害,可適度打止痛藥,讓患者舒服一點。

對於那些合併有胃腸脹的病患,可置放鼻胃管將胃酸或空氣引流出來,不讓胃酸跑進十二指腸,迫使胰臟「加班」去分泌胰液,加重病情。

那麼該怎麼預防呢?張君照提醒,所有胰臟炎高危險群,最好別再喝酒,離酒精遠一點!如果檢查確定有膽結石的毛病,就不要再大吃大喝了,免得結石卡在膽管,或是掉入總膽管,引發胰臟炎。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照顧家人中風有不敢說出的苦 善用長照資源喘息

健保給付新型生物製劑 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一夜好眠

了解自己和家人的用藥 可能是保命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8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點選圖片看新聞影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11 月 09 日訊】關心您的健康,從今天開始,北台灣氣溫要變天了,正值感冒好發時期。坊間流傳,感冒咳嗽就不能吃橘子,否則會越吃越咳,來聽聽中西醫怎麼說。 水果攤上滿滿的橘子,看婆婆媽媽們一顆一顆挑選入袋,就知道這物美價廉的本土水果,有多受歡迎。橘...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新浪微博 , 林依晨微博 早前因為忙拍戲加上壓力大,林依晨曾生了場大病,康復後的她更珍惜健康,還研究出一套獨家「依晨養生法」。從英國讀書回台的依晨,依舊維持纖瘦身材,休息充電後又更美了!   養生女孩不老也不胖 從依晨的包包便可發現她不僅愛養身,...

閱讀詳情 »

點選圖片看新聞影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9 月 09 日訊】中秋節即將到來,台灣民眾普遍會有吃烤肉全家團圓的風氣,營養師提醒,高溫燒烤肉類會釋放致癌物質,如何減少燒烤致癌物,有五個小技巧,告訴您 。 烤盤上的肉吱吱作響,烤肉師父動作俐落,不管是胡椒烤魚,還是烤青椒,甚至是...

閱讀詳情 »

下班後卸下妝容,發現臉上冒出一顆顆的小肉芽,摸起來凸凸的,有的人是長在眼睛下方,有的人長在臉頰上,既不舒服也影響上妝。 有些人的肉芽隔一陣子就消失,有些人的確是一直停留在臉上,到底應該如何消除臉上的肉芽呢?首先要先了解肉芽是甚麼,分清楚肉芽的區別,才能好好根治唷! 應該如何預防呢? 在一般清潔上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