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激躁症"來襲!惡化將成大腸癌

"大腸激躁症"來襲!惡化將成大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底應酬跑趴,聚餐一攤接一攤,卻是大腸激躁症的高峰期!有此困擾的人,經常腹瀉,有時還會偶爾腹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不過,有的人卻擔心,令人束手無策的大腸激躁症,會不會也是大腸癌的警訊呢?兩者症狀有何差異呢?有大腸激躁症的人,飲食應該怎麼吃,才不會加重症狀?來聽聽看醫師怎麼說。

大腸激躁症會是大腸癌的警訊嗎?

大腸激躁症(簡稱IBS)並非單一特定疾病的名稱,而是以慢性反覆發作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為主的胃腸道功能障礙。大腸激躁症典型的症狀即腹瀉及腹痛,但是,這些症狀也常與其他腸道疾病混淆,所以診斷要先排除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可能,包括: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一旦排除後,才能對症治療。

基本上這兩種疾病的致病機轉不一樣,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肝膽腸胃科趙珂漢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初期多半沒有明顯症狀,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等現象。

小心三問題「血便、體重減、胃口差」

隨著疾病進展可能會產生腹瀉、排便習慣明顯改變、體重減輕、貧血等現象。嚴重者甚至進展到腸阻塞,需要緊急手術處理。儘管,大腸激躁症本身不會變成大腸癌,可以透過用藥及生活作息調整緩解症狀,但是,仍然必須注意是否出現血便、體重減輕、胃口變差等危險訊號。

由於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且晚期發現預後差。建議民眾配合國民健康署的大腸癌篩檢計畫,只要年滿50~74歲的民眾,每2年提供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此外,高風險族群例如:有腸道瘜肉者、發炎性腸炎者,或有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建議至腸胃專科醫師門診詢問篩檢計畫。

七大危險徵兆 及早就醫診治

由於大腸激躁症是功能性疾病,因此其診斷必須要先排除藥物引起的症狀或器質性疾病。建議症狀發作初期務必尋求醫師協助,以確立診斷。若有以下「7大危險徵兆」,則更可能為器質性疾病,而非腸躁症。

1.發作年紀超過50歲。

2.糞便帶有血絲、鮮血或是血塊。

3.半夜睡夢中突然腹痛或腹瀉。

4.疼痛嚴重度有逐漸加重或變頻繁。

5.伴隨體重減輕。

6.伴隨有貧血,發炎指數上升,或糞便發炎指數上升等。

7.家族史有發炎性腸癌,或是腸胃道癌症。

【延伸閱讀】

照顧家人中風有不敢說出的苦 善用長照資源喘息

健保給付新型生物製劑 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一夜好眠

了解自己和家人的用藥 可能是保命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8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有位41歲的朱先生,無抽菸嗜好,去年接受胸部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右側肺部有病灶,經切片檢查確診為第三期的肺腺癌。透過醫療團隊討論確認朱先生不適合手術治療,因此從去年開始同步接受化療及放射治療,後續追蹤肺部腫瘤及縱膈腔淋巴結轉移處,皆有獲得控制。完成同步化療及放射治療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齡懷孕不是夢,AMH指數低也別放棄!所謂AMH指數代表卵子庫存量,年齡愈大當然卵子庫存愈少,AMH指數也愈低,再加上卵子老化,這讓許多高齡者對懷孕一事感到幾近絕望。然而,「成功總是留給努力爭取的人」!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醫師近來治療一名46歲女性,純粹服用中藥使其自然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財團法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創立近10年,持續扶助弱勢學童,今年除了贊助超過10家全台各地偏鄉小學樂器外,也首度開辦「月蘭獎」,拿出300萬元作為圓夢基金,遴選30名優秀的清寒學童,協助他們放心求學、安心長大。偏鄉學習才藝曲折多 基金會伸出援手縮城鄉差距嘉義東石鄉下楫村,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曾為了傷口癒合,考慮到底要使用美容膠、矽膠片甚至是人工皮呢,而難以抉擇?高雄榮總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劉文忠表示,得依照傷口狀況給予合適的方式,當手術傷口癒合良好且縫合傷口的縫線拆除後,並不需要覆蓋人工皮,隨著組織中膠原蛋白的增生,會加速傷口癒合強度,大約3週後,膠原蛋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