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1歲男不菸竟肺癌 免疫治療病況穩

41歲男不菸竟肺癌 免疫治療病況穩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有位41歲的朱先生,無抽菸嗜好,去年接受胸部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右側肺部有病灶,經切片檢查確診為第三期的肺腺癌。透過醫療團隊討論確認朱先生不適合手術治療,因此從去年開始同步接受化療及放射治療,後續追蹤肺部腫瘤及縱膈腔淋巴結轉移處,皆有獲得控制。完成同步化療及放射治療後,更進一步接受為期一年的免疫治療,至今朱先生已接受22次療程,肺癌病況持續穩定改善中,過程雖有甲狀腺低下的副作用,但經過藥物治療並無明顯不適狀況。

肺癌惡化速度快 確診六成為後期

根據最新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非小細胞肺癌病人被確診時,有53%已是第四期,約13%的肺癌病人確診時為第三期,其中約有七到八成會惡化成第四期。台中榮總胸腔內科張基晟主任解釋,肺癌第三期大約有三成病人,因為腫瘤及縱膈腔淋巴結還在可手術範圍且心肺功能佳者,透過多專科聯合討論,可以考慮開刀切除,手術後大多需要再加輔助性化學治療,甚或放射線治療,大約有三至四成病人預後良好;若已有多顆或對側縱膈腔淋巴結轉移、甚或因為心肺功能不佳者、或有其他共病而無法手術病人,治療目標是透過化學及放射治療以根除腫瘤、預防局部復發及降低遠端轉移的發生率,期望治癒。

晚期病人無法手術陷困境 延長生命為目標   41歲男不菸竟肺癌 免疫治療病況穩

雖然目標為治癒,但以目前的治療方式,多數肺癌病人仍會產生復發或轉移,甚至產生抗藥性,對局部晚期、無法手術切除的第三期病人,一度陷入沒有新治療選擇的困境。而一旦發展至第四期,因癌細胞轉移到其他部位,儘管已有許多新型治療方案,不太可能將其完全根除,只能以延長生命作為治療目標。2017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刊出研究證實,無法手術之非小細胞肺癌第三期病人於化學及放射治療之後進行1年期鞏固性免疫治療,可啟動免疫系統作用,增進治療的效益,使得治療出現新選擇。

免疫療法新契機 重啟免疫系統挑戰治癒

張基晟主任說明,人體內原本的免疫系統,有T細胞可以毒殺壞細胞,但癌細胞會發展出一種PD-L1的幫手壓制T細胞,讓免疫系統無法攻擊癌細胞,尤其放療過後癌細胞會增援PD-L1使腫瘤再次生長,此時免疫療法介入會阻斷PD-L1且再次活化T細胞促進免疫反應。在今年六月初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大會也發佈了最新的研究結果,非小細胞肺癌第三期病人於化學及放射治療之後進行1年期鞏固性免疫治療,追蹤三年的中位數存活率,降低了31%的死亡風險,超過一半以上的病人三年仍存活,有效挑戰根治肺癌。

罹癌家庭失支柱 盼健保給付救命

此療法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依照患者體重計算,一個月藥費平均12-13萬元,1年約150萬元,對於一些小家庭來說負擔很大,若又為家中經濟支柱罹癌,更是雪上加霜!張基晟主任表示,實際上扣除可以其他方式治療的病人,臺灣每年估計約300至350人非小細胞肺癌第三期病人為需要接受1年期鞏固性免疫治療,而這些病人是潛在可治癒者。若這些病人能獲得健保給付,還可大幅減輕後續醫療支出費用,治癒後還能回歸社會繼續工作,希望健保署可考慮納入給付,以嘉惠這群病人。

【延伸閱讀】

增存活率有望! 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相信很多人一定聽過「澱粉是碳水化合物(醣類)吃多了會胖」這種說法,所以很多人對於澱粉或醣類食物又愛又恨,深怕吃了會變胖。但「醣類」真的是那麼邪惡的東西嗎?營養師陳怡諄表示,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醣類」吧!「醣類」是「碳水化合物」的總稱,其中又包含了「糖」和「醣」。通常有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3)日公布新增12例本土個案,新北市占7例、桃園有1例、新竹1例、苗栗有1例、以及台南2例。新北市衛生局今公布新增7例個案中,有1人為不明感染源個案,為新北市的設計師;該案例因工作需要前往台北、新北與台中,足跡橫跨3縣市。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3)日宣布新增12例本土、40例境外移入。本土部分有5例為居隔期間陰轉陽;另外新北有1名感染源不明個案,足跡相當廣泛。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的12例中與砂石場相關的案例有7案、嘉聯益電子場有3案、不明感染源者有2案。疫情沒有出現「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