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臟癌診斷死亡率95%?他積極化療存活逾7年 醫籲積極治療

胰臟癌診斷死亡率95 ?他積極化療存活逾7年 醫籲積極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58歲的李先生,7年前確診胰臟癌第四期,轉移至腹腔與肝臟,醫療團隊預估僅有半年存活期,沒想到在積極化療下,為自己爭取了更多與親人的相伴時光。一轉眼就7年,當時唸高中的孩子也已經生兒育女,病情仍受良好控制。

胰臟癌早期難察覺 症狀讓人跑錯科易延誤就醫

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暨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大森表示,胰臟癌好發於50至60歲族群,除非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否則早期難察覺,直至晚期有背痛、上腹痛等症狀,患者也可能求診其他科別而延誤診斷。

化療與多科團隊治療進展 多數療法有給付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指出,國內胰臟癌的診斷死亡率是95%,碰到就是死路一條,但近年來化學治療有所進展及多科團隊治療引入,且多數國內核准的治療方式都獲健保給付,患者面臨治療抉擇時,不須過度憂慮經濟問題。

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教授分析,目前第三期中位存活期可達9個月,第四期達6個月,雖然對比其他癌症數字不夠亮眼,但在深耕胰臟癌治療的醫療人員們眼中,這樣的進展已是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三明治療法」為趨勢 優於純化療或單獨開刀

葉大森理事長表示,化療跟開刀是胰臟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目前國際指引最新治療趨勢是「三明治療法」,意指晚期胰臟癌手術前後都做輔助性化療:先做化療縮小腫瘤再去開刀,再接續化療預防復發,病人的存活率會比純粹做化學治療,或是一開始就開刀來得好。

陳立宗理事長說明,台灣轉移性胰臟癌病人中位存活期約10至12個月,局部晚期患者則可能透過治療延緩復發,將生命延長至一年半甚至兩年。化療能明顯改善癌症症狀,且近年藥物副作用狀況也減少許多,病患的生活品質能夠有相對應的提升,鼓勵患者應積極接受正規治療。

化療副作用愈來愈低 醫藉世界胰臟日籲病友尋求正規治療

響應世界胰臟癌日,台灣胰臟醫學會與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提醒民眾,目前化學治療在胰臟癌已有相當程度的進展,副作用也愈來愈低,且多數國內核准的治療方式已獲得健保給付,鼓勵病友積極尋求正規治療,以延緩病程進展、延長生命。

【延伸閱讀】小兒反覆感染恐是罕見疾病! 醫學會推本土指引普及認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2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來自英國的 CeriCeri Ceri(賴澤睿先生),隨父母來台已三十餘年,在 2011 年的 3月,發現自己罹患急性白血病,也就是血癌,當時宣告可能只有 2個星期的生命,但他不服輸,積極接受治療,終於慢慢恢復了健康,重獲新生。治療期間因為輸用了不少血液,特別感謝這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每到年終總是公司尾牙、春酒的旺季,找家餐廳安心吃到底該去哪裡呢?農委會推薦全台180家溯源餐廳,櫃台、餐桌及菜單上,都有擺放QR code貼紙,用手機一掃即刻得知食材從哪裡來,民眾可以更安心食用。 QR code一掃就知 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黃振德表示,運用溯源餐廳平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手術能否成功,除了歸功醫師的技術外,精準定位也是重要關鍵;秀傳醫院開發「3D模型擴增實境技術」,將平面的身體構造影像變成立體影像,同時投射在患者身上,醫師可快速找出病灶並精準切除,大幅縮短手術時間及傷口大小,降低手術後遺症及恢復天數。 3D影像輔助醫師 秀傳醫院亞洲遠...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飽不洗頭,餓不洗澡。冷水洗臉,美容保健。汗水沒落,冷水莫澆。溫水刷牙,防敏固齒。 2. 吃米帶糠,吃菜帶幫。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青紅蘿蔔,生剋熟補。食不過飽,飽不急臥。 3. 養生在動,養心在靜。心不清淨,思慮妄生。心神安寧,病從何生。閉目養神,靜心益智。 4. 藥補食補,莫忘心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