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胸主動脈瘤剝離壓迫返喉神經 導致喉嚨沙啞聲帶異常

台中66歲朱先生因喉嚨沙啞2周,2度赴診所拿藥卻不見效,改至醫院檢查,透過內視鏡發現患者聲帶完全不會動,再安排X光檢查發現影像異常,立刻轉送急診接受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嚴重胸主動脈瘤剝離,緊急安排主動脈血管內支架置放手術治療,患者才幸運躲過死劫。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建仁表示,喉嚨沙啞在耳鼻喉科門診很常見,但因胸主動脈瘤造成的聲音沙啞情形相對少見,且難以在第1時間察覺,所幸患者對身體異狀警覺性高,才能在發病前就透過系列檢查揪出病因,並及時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進行治療,否則可能在回家路上就發生意外。

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則指出,患者因長年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卻無好好控制,才會種下病因,經檢查胸部有約6公分大的胸主動脈瘤,且已經有破裂現象,緊急採取「主動脈血管內支架置放手術」,以加強主動脈壁脆弱的部份,防止主動脈瘤破裂,讓血液能順利於主動脈內流動。

主動脈瘤是指主動脈壁異常膨大,由於人的血管由內膜、中膜和外膜所構成,而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當血管內膜異常變大,導致管壁變薄,就如同吹氣球一般,膨脹到一定程度便會破掉,若無及時處理,恐有致命之虞。

劉殷佐解釋,主動脈由心臟延伸出發,一路向下經過胸腔、腹部再進入下肢,其中腹主動脈瘤發生機率約7成以上,胸主動脈瘤較為少見,因位於胸腔之間,平時並不容易察覺,但壓迫返喉神經時,就可能產生聲音沙啞、喉嚨不舒服的症狀,可說是「魔鬼藏在細節裡」。

劉殷佐提醒,50歲以上若有抽菸、高血壓、主動脈曾受過外傷、細菌感染等的民眾,若出現胸痛、聲音沙啞、咳嗽、吞嚥困難、咳血等情形,應立即赴醫檢查;民眾平時應多攝取穀類、蔬菜水果,培養良好運動習慣,控制三高,並戒除抽菸習慣,才能維護心血管健康。

相關推薦

部立桃園醫院發生群聚感染案件,正在居家隔離中的桃醫副院長王偉傑得知這兩天醫院地下室美食街歇業,留守的醫護人員因人數不足叫不到便當的窘境。昨日晚間求助中壢仁海宮副董事長王介禧能否幫忙,廟方一早打電話向中壢的正忠排骨飯店購,結果排骨飯董事長王致中當下表示,「你來守護台灣,我們來守護你,第一線的防疫人員辛...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自喀麥隆、印尼及菲律賓入境。陳時中指出,案875為喀麥隆籍30多歲男性,於臺灣工作,去年12月上旬曾返回喀麥隆,今年1月5日再次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生院內感染群聚事件,今日再增2例,累計12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持續強化感染管制作為,啟動部桃專案。1.門診降載,考量診療必要性及延續性,僅提供複診病人服務。另針對住院病人清空部分,出院或轉院之病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轉院後須住專責病房,14天隔離期滿或移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