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悶、喘不過氣別忍!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奪命

氣候變化大,心血管疾病恐成奪命殺手!根據《英國醫學期刊》最新研究顯示,「氣溫每降低攝氏1度,一個月內罹患心腦血管疾病機率增加2%。」臺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許榮彬主任呼籲,長輩一旦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等2大主要症狀,應該立即就醫診斷治療。尤其,如果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而不自知,嚴重出現急性心臟衰竭而有猝死風險,不可不慎!

胸悶 喘不過氣別忍!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奪命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沒有症狀 嚴重恐導致心臟衰竭猝死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原因使得瓣膜無法順利張開,變成一個狹窄的開口,當心臟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便會出現胸悶、氣喘。據國外研究報告發現,65歲以上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盛行率約2%,隨著年齡增加,85歲盛行率已提升至4%。令人擔心的是,若主動脈瓣膜狹窄拖延至嚴重症狀才就醫,往往最終存活期不超過2年。

胸悶 喘不過氣別忍!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奪命

診斷主動脈瓣膜狹窄並非難事,可以透過聽診器聽見心雜音得知是否罹病;再加上例行性健檢的心臟超音波檢查,判斷瓣膜問題與嚴重程度。

早期診斷主動脈狹窄利器:聽診發現心雜音、心臟超音波檢查

許榮彬主任說明,診斷主動脈瓣膜狹窄並非難事,可以透過聽診器聽見心雜音得知是否罹病;再加上例行性健檢的心臟超音波檢查,判斷瓣膜問題與嚴重程度。當心臟瓣膜損壞無法進行修補時,則會以人工主動脈瓣膜來置換,達到維持心臟血流正常流動。

生物性瓣膜平均使用10~15年 9成牛瓣可使用20年以上

目前心臟瓣膜置換可分為金屬瓣膜及生物性瓣膜,各有優缺點。許榮彬主任表示,40~50歲的患者建議耐用性高的金屬瓣膜,但需要在手術後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以防血栓。60~70歲的患者則建議使用生物性瓣膜(豬瓣、牛瓣),使用年限可達10~20年,同時避免使用抗凝血劑帶來的中風風險。

許榮彬主任進一步說明,生物性瓣膜最早以豬瓣為主,並有健保給付,可使用約10年;牛瓣使用年限比較長,9成可以使用20年以上。再加上瓣膜開關設計及血液動力學(EOA)都較豬瓣膜好,通過血流多,接受供應的氧氣也比較多,患者比較舒適不費力。不過,不論豬瓣或牛瓣都是生物性材質,人類多少會有排斥,而有再次更換的可能。

胸悶 喘不過氣別忍!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奪命

許榮彬主任提醒,即使裝完瓣膜,也不代表萬無一失,飲食應避免太油、太鹹,並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徒然增加心臟負荷。

診間曾收治過一名90歲的老翁,在80歲進行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更換豬瓣膜;隨著年齡增長,瓣膜的狀況也越來越不好,時常出現氣喘、呼吸困難,直到某一天突然暈倒,才在醫師的建議下,以心導管的方式再次更換牛瓣,預後狀況良好,並開始重拾正常生活品質。

許榮彬主任提醒,即使裝完瓣膜,也不代表萬無一失,飲食應避免太油、太鹹,並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徒然增加心臟負荷。民眾可以透過例行健檢的心臟超音波,追蹤瓣膜的功能,及早瞭解心臟瓣膜狀況。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6/727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疾管署昨公布今年首例幼兒因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死亡的個案,患者為一名1歲半且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女童;經疾管署研判,應是感染致病力最強的血清型19A所致。醫師提醒,很多家長都誤以為等到孩子滿1歲、符合公費標準再接種疫苗就好,但事實上,疫苗接種應從出生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很多人都有吃太飽狂打嗝的經驗,但是你知道嗎?打嗝打不停,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惹禍。日前就有一名45歲的金融業女主管,因胃食道逆流瘋狂打嗝,嚴重影響工作和人際關係,最後不得不辭職在家專心「養胃」。胃食道逆流指的是胃的內容物通過胃和食道的交界,逆流進入食道的現象。發生的原因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第三例H7N9流感境外移入病例,目前病況嚴重,於醫院接受治療。追蹤同機旅客、隨行團員及醫護人員等96名接觸者,發現1名同團旅客出現發燒及倦怠,昨晚檢驗結果出爐為陰性。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22日確認一名來自中國大陸江蘇省南京市的44歲女性感染H7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30歲王姓女子,從小耳朵就與眾不同,一對耳朵向外翻成招風耳,但卻常被同學戲稱為老鼠耳,因而對於自己的外貌產生了極度的自卑;日前下定決心以手術解決長期困擾,至童綜合醫院檢查後,確診兩只耳朵都是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招風耳,因缺乏對耳輪導致耳殼平而向外翻,經醫師進行招風耳矯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