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悶、喘不過氣別忍!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奪命

氣候變化大,心血管疾病恐成奪命殺手!根據《英國醫學期刊》最新研究顯示,「氣溫每降低攝氏1度,一個月內罹患心腦血管疾病機率增加2%。」臺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許榮彬主任呼籲,長輩一旦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等2大主要症狀,應該立即就醫診斷治療。尤其,如果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而不自知,嚴重出現急性心臟衰竭而有猝死風險,不可不慎!

胸悶 喘不過氣別忍!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奪命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沒有症狀 嚴重恐導致心臟衰竭猝死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原因使得瓣膜無法順利張開,變成一個狹窄的開口,當心臟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便會出現胸悶、氣喘。據國外研究報告發現,65歲以上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盛行率約2%,隨著年齡增加,85歲盛行率已提升至4%。令人擔心的是,若主動脈瓣膜狹窄拖延至嚴重症狀才就醫,往往最終存活期不超過2年。

胸悶 喘不過氣別忍!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奪命

診斷主動脈瓣膜狹窄並非難事,可以透過聽診器聽見心雜音得知是否罹病;再加上例行性健檢的心臟超音波檢查,判斷瓣膜問題與嚴重程度。

早期診斷主動脈狹窄利器:聽診發現心雜音、心臟超音波檢查

許榮彬主任說明,診斷主動脈瓣膜狹窄並非難事,可以透過聽診器聽見心雜音得知是否罹病;再加上例行性健檢的心臟超音波檢查,判斷瓣膜問題與嚴重程度。當心臟瓣膜損壞無法進行修補時,則會以人工主動脈瓣膜來置換,達到維持心臟血流正常流動。

生物性瓣膜平均使用10~15年 9成牛瓣可使用20年以上

目前心臟瓣膜置換可分為金屬瓣膜及生物性瓣膜,各有優缺點。許榮彬主任表示,40~50歲的患者建議耐用性高的金屬瓣膜,但需要在手術後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以防血栓。60~70歲的患者則建議使用生物性瓣膜(豬瓣、牛瓣),使用年限可達10~20年,同時避免使用抗凝血劑帶來的中風風險。

許榮彬主任進一步說明,生物性瓣膜最早以豬瓣為主,並有健保給付,可使用約10年;牛瓣使用年限比較長,9成可以使用20年以上。再加上瓣膜開關設計及血液動力學(EOA)都較豬瓣膜好,通過血流多,接受供應的氧氣也比較多,患者比較舒適不費力。不過,不論豬瓣或牛瓣都是生物性材質,人類多少會有排斥,而有再次更換的可能。

胸悶 喘不過氣別忍!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奪命

許榮彬主任提醒,即使裝完瓣膜,也不代表萬無一失,飲食應避免太油、太鹹,並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徒然增加心臟負荷。

診間曾收治過一名90歲的老翁,在80歲進行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更換豬瓣膜;隨著年齡增長,瓣膜的狀況也越來越不好,時常出現氣喘、呼吸困難,直到某一天突然暈倒,才在醫師的建議下,以心導管的方式再次更換牛瓣,預後狀況良好,並開始重拾正常生活品質。

許榮彬主任提醒,即使裝完瓣膜,也不代表萬無一失,飲食應避免太油、太鹹,並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徒然增加心臟負荷。民眾可以透過例行健檢的心臟超音波,追蹤瓣膜的功能,及早瞭解心臟瓣膜狀況。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6/727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鑽石公主號包機昨(21)日晚間返台,乘客19人目前都在隔離病房,沒有發燒或呼吸道相關症狀,若2次採檢陰性將移至檢疫所,至隔離期滿14天。另外,第24例患者感染仍然不明,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首度鬆口,可能找不出來。韓國、日本病例數激增,旅遊疫情升高至第2級「警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平日沒有抽菸習慣的55歲張小姐,講話聲音沙啞持續三個多月,偶爾喝水會嗆到,可是喉嚨不會痛,剛開始以為是感冒,去診所看醫生吃藥,但破鑼嗓一直沒改善,婦人變得心情沮喪不愛講話,來到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門診,許瑛倢醫師透過內視鏡發現,張小姐右側聲帶麻痺,進一步檢查後,竟發現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在台灣發生第一起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後,在其所在地的中部地區引起一番騷動,網路上大量流傳患者生前去過的地點,使得接收到相關資訊的人因此陷入惶恐不安中。有鑑於此,彰化縣諮商心理師公會特別呼籲民眾不須過度恐慌,保持穩定的心情面對疫情才是上策。 疾病不可掌控、口罩買不到 長輩易陷...

閱讀詳情 »

止暈止吐治暈眩  兩腳動不停很酸痛 暈眩是一門相當專精的學問,但涉及耳科及神經科醫學的範疇,往往是臨床醫師最愛也最害怕的疾病,愛的是這是一個常見的疾病,害怕的是不知道到造成暈眩的根本病因。 在不知道病因的情況下,有的患者會被當作「自律神經失調」來治療,因而服用抗焦慮或憂鬱劑,更造成其他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