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脊椎內視鏡手術 降低癱瘓風險

脊椎內視鏡手術 降低癱瘓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要避免神經損傷及癱瘓的發生,良好的脊椎手術是關鍵。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透過微創手術,不僅能協助醫師精準找到病症位置,患者術後傷口小、恢復也快,而目前又屬脊椎內視鏡手術最為普及;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醫師黃鼎鈞表示,年初一部創下高收視率的韓劇,雖劇情以升學教育主題,但劇中背景正是使用現在先進的脊椎內視鏡,可見脊椎內視鏡手術的普遍性。

傷口小術後恢復快 患者手術新選擇

內視鏡就是將攝影機鏡頭和手術器械微小化,以便順利放入病患體內檢查;黃鼎鈞醫師表示,目前院內也引進經皮脊椎內視鏡微創手術,不僅能將影像直接投放到大螢幕,以方便手術醫師可清楚看見神經所在,降低因誤傷神經造成的癱瘓風險,提升安全性。另外,也因為傷口不到一公分,使病患術後恢復快速。

日韓引進內視鏡手術 直追世界醫療水準

黃鼎鈞醫師進一步解釋,脊椎內視鏡最早其實起源於美國及德國,當初用於椎間盤突出造成坐骨神經痛,但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不須放置植入物,就能治療包括脊椎狹窄與脊椎滑脫造成的神經性跛行等情況,目前包括日本、韓國等國家,同樣也引進脊椎內視鏡手術,急起直追世界醫療水準。

術前仍須詳細評估 確保發揮手術效果

脊椎內視鏡手術能取代傳統手術大傷口、恢復慢等缺點,提供給病患一大新選擇;黃鼎鈞醫師提醒,但脊椎手術後遺症嚴重,尤其若有植入物後再處理更增加困難性,也因此在接受手術前,應與專業醫師詳細討論,並接受評估,根據病症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發揮手術效果。

【延伸閱讀】48歲男感冒2天死亡 醫:肺炎奪命殺手當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自疫情爆發期間,為了防止新冠肺炎傳染,保護自身健康,口罩成為全民外出的必需品,也因此延伸出許多口罩相關議題,引起網友熱烈關注,而究竟哪些口罩話題及外型是許多民眾在意的? 根據《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口罩」話題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急性腎衰竭引發原因又分為腎前性、腎性,及腎後性,其中腎前性包括敗血症造成的低血壓、腹瀉,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脫水、心臟衰竭等,腎性則是腎毒性藥物、腎絲球腎炎等,而腎後性則多由泌尿道阻塞引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指出,並非所有急性腎衰竭都需緊急透析治療,若未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子恩報導】COVID-19的疫情除了讓人身體健康受到威脅,也間影響心理健康,導致「新冠失眠(coronasomnia)」現象層出不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煒達指出,新冠失眠的主因是焦慮帶來的「肝氣鬱結」,除了盡力做到「安頓己心」,也可以透過中藥的輔助,或是透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後,染病及死亡個案中不乏有慢性病友,其中糖尿病更名列其中,但部分糖尿病病友在防護疫病同時,卻忽略了本身慢性病照護的基本功。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指出,許多病友因擔憂赴醫療院所有染疫風險,反而延後拿藥、不規則用藥,導致疫病一段時間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