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脊椎微創內視鏡去除骨刺 止血控制助患者縮短恢復期

脊椎微創內視鏡去除骨刺 止血控制助患者縮短恢復期

【NOW健康 楊芷晴/雲林報導】雲林1名60多歲的婦人,因臀部、腿部疼痛造成行走困難而前往醫院看診,經檢查後發現有椎間盤退化情形,為維持腰椎的活動度及減少術後的復原時間,婦人捨棄傳統開放式脊椎手術,選擇至雲林由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骨科醫師曾準進行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去除骨刺、減除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神經壓迫,疼痛症狀於術後翌日即獲得緩解,婦人很快便回復正常生活。

 

雲林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骨科醫師曾準表示,該婦人因椎間盤退化,合併骨刺生長和韌帶肥厚,且神經管狹小,導致神經壓迫,故臀部、大腿至小腿連貫性疼痛到難以行走,這在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此症可選擇傳統開放式脊椎手術或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2種治療方式。

 

傳統開放式脊椎手術治療,需施以全身麻醉,對於多數的患者,甚至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年長者而言風險較高,且傷口較大(約3至10公分不等),術中易破壞患部以外的骨骼結構,故常以脊椎骨釘及骨融合等方式輔助固定骨骼結構,但在5至10年後往往陸續產生鄰近節骨骼病變以致其他未固定的脊椎節段提早退化。

 

近年來,隨著醫材手術技術的進步,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視野放大倍率遠高於傳統手術的顯微鏡,手術時,細小的脊髓神經(約0.1至0.2公分)都能看得非常清楚,能精確針對患部進行神經減壓處理,手術傷口小(約0.5至0.8公分)、破壞少,復原快。手術甚至可以透過局部麻醉處理,降低因全身麻醉所衍生的風險,多數患者於手術當天或翌日即可返家休養。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可降低骨骼的破壞,既能大幅減少患者疼痛感,亦能達到去除病灶的效果。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的適應症可用在如椎間盤突出、脊椎骨刺及神經管狹窄、脊椎感染等,台灣在這方面也擁有許多領先歐美國家的技術。

 

另外,對於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的年長者而言,不論是採用傳統手術或內視鏡手術,術中止血環節都格外重要。曾醫師指出,術中使用的雙極電燒即具有止血效用,但在磨除骨刺時,骨頭與骨刺間可能會產生間歇性滲血,此時若採用具有凝血因子的止血凝膠,則能有效止血並維持手術視野清晰,有助於手術順利進行且能縮短麻醉時間。

 

曾準提醒,病患於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後4周內,應避免快速跑跳、扭腰、搬重物或過度久坐。除日常生活散步、快走等輕微活動外,復原期間應穿著背架保護脊椎,才能快速順利恢復。

 

脊椎微創內視鏡去除骨刺 止血控制助患者縮短恢復期

▲傳統及微創內視鏡脊椎手術比較圖。(圖/NOW健康製作)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電視廣告中的止痛藥有的強調「不含消炎成分」、有的強調「有消炎才有效」,到底要不要「消炎」呢?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科醫師黃耀宣表示,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要不要「消炎」,因為不同類的止痛藥,副作用就不同,舉例來說,一名65歲曾姓男子因頭痛吃了含消炎成分的止痛藥,竟讓他原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每年超過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有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 乳房自我檢查  洗澡就可進行 樂生療養院一般外科王志堂主任表示,乳房自我檢查很簡單,只...

閱讀詳情 »

你是一碰枕頭就一覺到天亮,還是整晚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的失眠「夜貓子」?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出現需要舒眠的人數大增,據美國知名醫藥媒體統整相關研究發現2018年美國成年人服用舒眠相關產品的量是10年前的兩倍多,可知擁有良好的睡眠是多數人的需要。世界睡眠學會(World Sleep Society)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1922的第27期疫苗追加劑預約時程已經在今(18)日中午12時結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期提供100萬劑的接種量能,預約人數14.8萬人,預約率14.81%。本期仍以莫德納韋預約大宗,共有10萬多劑;莊人祥提醒預約好的人準時前往接種。 ▲本期共有100萬劑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