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脫臼自己喬回去就好? 骨科醫破解錯誤觀念

脫臼自己喬回去就好? 骨科醫破解錯誤觀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多歲陳先生,國中時期因運動時投籃跳耀不慎扭傷膝蓋,導致左膝膝蓋骨也就是髕骨突然往外側脫臼,至他院急診就醫後才復位回去,未料開啟其漫長脫臼再復位之旅。所幸經式微創內側髕骨韌帶重建手術」後,如今自身又能開始奔跑跳躍,感謝直呼重新點燃延續其運動生命。

一次脫臼免擔心 多次脫臼恐致關節退化

安南醫院骨科方啟榮醫師指出,其實門診中還蠻常見髕骨脫臼的病人,對於只一次的脫臼可以不必太擔心,因為良好的股四頭肌訓練及適當的護膝可收良好療效,但若是一次以上的多次脫臼就必須要注意,很多病人誤以為「喀一聲回去就好了」,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因為如此一來會潛意識的讓自身運動量降低,以避免之後再次的脫臼下去,進而影響肌力的訓練而導致慢性肌少症,甚至反覆的脫臼復位還會導致軟骨受損及關節退化,最後嚴重到需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因此不可不慎。

新式微創內側髕骨韌帶重建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方啟榮醫師說,目前醫療科技已能做到經由移動式X光機來獲得精準定位,以施做「新式微創內側髕骨韌帶重建手術」,傷口更小、位置更好、癒後效果更佳,再配合術後復健運動,膝蓋復原情況更佳,病人在術後3-6個月內皆能恢復正常生活,也無骨折或再脫臼併發症發生。

方啟榮醫師強調,髕骨脫臼手術需骨科醫師多層面向評估包括股骨滑車結構與肢體平衡等細節和與病人的充分溝通,如此才能真正病人醫師雙贏。

【延伸閱讀】

疫苗混打有比較好嗎? 臺大醫院「AZ混莫德納」試驗結果出爐

肌肉流失造成免疫力「衰退」 醫:40歲要趕快保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肝功能指數正常 專家:不代表沒肝炎你的肝功能指數正常嗎?基本健檢中,肝功能指數ALT在40的以下的正常值就會判定為肝臟沒問題。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醫師指出,肝功能指數在正常範圍的人,如果去做肝臟切片,從組織上看,會發現有一部分病人,肝細胞其實已經呈現發炎的現象,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中年男人雄風不振,小心男性更年期來了!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部主任黃志賢表示,男性40歲後,若性功能下降,體力退化,心理上憂鬱、情緒控管不佳等症狀,且血液中男性荷爾蒙─睪固酮的濃度低於350ng/dL,就可能是男性更年期,建議評估睪固酮替代療法,否則更年期不只影響性功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台南傳出1家4口因種植友人從國外帶回的植物種子,將「樹菸草」誤認為「以色列芥菜」,導致毒藜鹼中毒。食藥署提醒最好不要食用來路不明植物,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醫師顏宗海也說,樹菸草不僅誤食可能中毒,皮膚接觸也可能吸收毒素,攝取蔬菜時最好購買確定可食用蔬菜。 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經濟學人智庫16日公布罕見疾病白皮書,針對亞太區五國經濟體的罕見疾病照護進行研究,揭示改善罕病治療三方向。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曾敏傑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國家政策的推動,提升罕見疾病整體照護和生活品質。亞太跨國比較研究 台灣醫療人員罕病定義認知高經濟學人智庫公布第一個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