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脫臼自己喬回去就好? 骨科醫破解錯誤觀念

脫臼自己喬回去就好? 骨科醫破解錯誤觀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多歲陳先生,國中時期因運動時投籃跳耀不慎扭傷膝蓋,導致左膝膝蓋骨也就是髕骨突然往外側脫臼,至他院急診就醫後才復位回去,未料開啟其漫長脫臼再復位之旅。所幸經式微創內側髕骨韌帶重建手術」後,如今自身又能開始奔跑跳躍,感謝直呼重新點燃延續其運動生命。

一次脫臼免擔心 多次脫臼恐致關節退化

安南醫院骨科方啟榮醫師指出,其實門診中還蠻常見髕骨脫臼的病人,對於只一次的脫臼可以不必太擔心,因為良好的股四頭肌訓練及適當的護膝可收良好療效,但若是一次以上的多次脫臼就必須要注意,很多病人誤以為「喀一聲回去就好了」,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因為如此一來會潛意識的讓自身運動量降低,以避免之後再次的脫臼下去,進而影響肌力的訓練而導致慢性肌少症,甚至反覆的脫臼復位還會導致軟骨受損及關節退化,最後嚴重到需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因此不可不慎。

新式微創內側髕骨韌帶重建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方啟榮醫師說,目前醫療科技已能做到經由移動式X光機來獲得精準定位,以施做「新式微創內側髕骨韌帶重建手術」,傷口更小、位置更好、癒後效果更佳,再配合術後復健運動,膝蓋復原情況更佳,病人在術後3-6個月內皆能恢復正常生活,也無骨折或再脫臼併發症發生。

方啟榮醫師強調,髕骨脫臼手術需骨科醫師多層面向評估包括股骨滑車結構與肢體平衡等細節和與病人的充分溝通,如此才能真正病人醫師雙贏。

【延伸閱讀】

疫苗混打有比較好嗎? 臺大醫院「AZ混莫德納」試驗結果出爐

肌肉流失造成免疫力「衰退」 醫:40歲要趕快保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1級開設滿1年,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強調,台灣新冠疫情控制成效良好,不論確診人數與致死率,都在國際上「吊車尾」,名次比台灣低的國家,大多數都是人口數更少。 周志浩表示,截至2月27日國際新冠肺炎總確診1億1千多萬人,每10萬人確診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坐月子對於國人而言,不僅具有儀式性的傳統文化習俗,亦是產後調養體質重要階段,而飲食更是經常被強調的重點。中醫產後調理 解決多重不適症狀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婦兒科主任王瑜婷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女性在產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氣血損傷,根據不同的體質,會出現氣血不足的疲累、食慾下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洗完頭也習慣用潤絲精嗎?但要注意千萬不要與洗髮精混著使用,恐面臨洗不乾淨的窘境!食藥署表示,洗髮精作用成分是陰離子界面活性劑,而潤絲精則是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兩者作用相反,因此若怕麻煩混合使用,反而會本末倒置,無法達到潤濕效果。聰明使用潤髮乳 讓頭髮更易疏理早期洗髮多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有許多人腦波弱,看到廣告或友人分享,就立刻喊「+1」或放入購物車,有時候甚至不管適不適合、用不用得到,只覺得大家都在搶「我不能沒有!」,接著在收到帳單時倒抽一口氣,或是社團通知結帳時才驚覺自己應該要「剁手」。衝動購物偶一為之還好,但如果買到卡債連連或月光族,就必須找出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