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腋下莫名「腫一包」 她盯著越長越大竟是罕見惡性淋巴癌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上莫名「腫一包」,千萬別大意!一名熱愛運動的86歲吳阿嬤,每天游泳保養身體,7年前無意間發現腋下腫大,一開始還不以為意,但腫瘤逐漸變大,就醫檢查發現竟是罕見惡性淋巴癌「被套性細胞淋巴瘤」。醫師警告,「被套性細胞淋巴瘤」是一種長期、復發率高的淋巴癌。

吳阿嬤就是在經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一年半後,又再度復發,經過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評估,使用健保給付的新型標靶藥物之後,才回歸正常生活。

王佐輔表示,高惡性度「被套性細胞淋巴瘤」(MCL),好發在50至70歲長者,其中男性又比女性多3倍,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多達7成病患確診時已經較為後期,並出現淋巴結腫,常見侵犯部位則為:血液、骨髓、胃腸道、脾臟等。

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黃威翰指出,治療「被套性細胞淋巴瘤」,以化療做為第一線治療,但化療的副作用,包含噁心嘔吐、掉髮、疲倦等,常令中高齡癌友易心生恐懼,甚至無法承受,容易消極不治療或是自費昂貴的標靶藥物,不只心理負擔大,經濟負擔也是龐大的壓力,還好健保已將新型口服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作為二線治療。

黃威翰提醒,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包含食慾差、體重減輕、體力差,或是夜間莫名盜汗等,容易被誤以為是老化現象,民眾可以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找出病因,且若有淋巴結腫大,需盡速就醫檢查治療。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禁令!藥後曾鬧夢遊、夢駕病人 即起禁用「使蒂諾斯」4類安眠藥

宅在家更要動!運動、網遊、包水餃… 研究:多元活動保大腦功能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看見外籍移工 願愛流動永不止息 廖健翔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鳳山浸信會/執事主席 張媽媽在媳婦黃小姐的陪伴下來到我們鳳山浸信會承接的失智據點,自踏入據點,她就只是靜靜的坐著,任由黃小姐向我們述說婆婆罹患失智症後種種生活照顧上的困難。身為家屬,黃小姐話中充滿許多辛酸,說起老人家因病症而引起的問題行為更是...

閱讀詳情 »

同理早發性失智 貼近照顧者的心 謝宛玲 喜恩居家護理所/負責人   喜恩居家護理所投入長期照顧領域不是二、三天的事情了,來來去去照顧過許多失智與失能者,沒有哪一個家庭比哪一個家庭輕鬆。以我看來,照顧失智患者的家庭更要多花點心思,因為社會大眾多半對於失智症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階段,最大的誤解之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 為讓孩子專注學業,昔有孟母三遷,今有母親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子開安親班,這名曾飽受學習效率低落困擾的鄭同學,多年來靠著媽媽耐心陪伴、老師和同學的支持及在醫師建議下持續治療,成功逆轉不會讀書刻板印象,不僅建中畢業,現更在陽明大學進行ADHD人工智慧研...

閱讀詳情 »

寶媽三度罹癌,勇敢面對的正能量鼓勵不少病友,她日前上《聚焦2.0》分享抗癌經驗,表示去年健檢發現長了0.6公分腫瘤,雖然是第三度罹癌,但醫生看完超音波反而恭喜她及早發現肺腺癌,她特地選在平安夜住院隔天動刀,原本平心靜氣的面對開刀,卻被家人惹怒:「我24號晚上住院,家人放我一人在醫院,全部去開趴,還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