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是身體一切作用來源,腎好身體才會好,老中醫公佈一則冬季補腎妙方

腎是身體一切作用來源,腎好身體才會好,老中醫公佈一則冬季補腎妙方

圖片來源

腎主水,其性偏寒,冬天的寒邪易致陽氣耗散。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指出,冬季養藏,補腎為先。冬天更容易出現腎陽虛,當以補腎陽為主,陰陽兩虛者要兼顧補腎陰。根據現代人的體質特點,冬天容易出現“寒包火”,此時如果一味進補,就容易出現牙痛、咽喉痛、舌苔紅、嘴唇乾裂、起泡生瘡、便秘等上火症狀,所以補腎的同時還要注意清火。下面就詳細教你幾個依體質補腎又不上火的方法。

  冬季補腎主要針對腎陽不足,這類人群會有畏寒怕冷、手腳冰涼、腰膝酸痛、乏力、面色發白等表現。腎陽虛比較嚴重時,身體會出現水腫,脈象沉遲。此時宜溫補腎陽,並把握“陰陽互根,水火相濟”的原則,使用甘溫之品,取其“溫陽、通陽、壯陽”之力。天生體寒、陽虛、久病受寒的人可以多吃生薑羊肉湯、蔥爆羊肉、韭菜炒雞蛋等進補,烹製時搭配白菜、冬瓜等涼性蔬菜以防上火。特別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也可以適當喝一點鹿茸酒。日常則要避免受涼,多曬太陽,多喝熱茶,晚間可以用熱水泡腳。泡腳的同時按揉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處),或者將雙手搓熱後,摩擦后腰和下腹部。

  腎陰虛也會出現腰酸乏力,但與腎陽虛不同的是,腎陰虛者往往手足心發熱、口乾、面部偏紅、脈沉細數,通常由於熬夜、壓力大、睡眠不佳、操心勞累所致。飲食上註意多食用烏雞、枸杞、黑魚、山藥、鱉甲、海參等。進補時不要太滋膩,可以稍微放一點疏通性的食物,比如陳皮、蔥薑等。推薦烏雞枸杞湯、三黑養腎粥(“三黑”主要指黑豆、黑米、黑芝麻)等。平時經常半握拳輕叩腎俞穴(以肚臍為水平線環繞腰部一周,后腰正中點左右旁開兩橫指處即為腎俞穴),​​按照四拍節奏,每次叩十多下。泡腳的時候重點按揉三陰交(位於足內踝尖向上四橫指處)、太谿(位於足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湧泉穴(腳底中線前1/3與後2/3交界凹陷處)。

  健康體質的人群則可以食用一些陰陽雙補的補腎方,如枸杞腰花粥、牛肉山藥湯、牛肉燉栗子等。“腰為腎之腑”,平時可以多按摩腰部的腎俞穴、腰眼穴、腰陽關等穴位,按摩時不必苛求找准穴位,按摩整個后腰即可。

  《黃帝內經》有云,女子“五七,陽明脈衰”,男子“五八,腎氣衰”。從年齡來看,女子從35歲、男子從40歲開始出現腎氣衰老,提示人們在這些年齡段就要注意腎的保養。楊力指出,好的生活習慣對養腎很有益處,如睡眠充足、多曬太陽、避寒就溫、規律飲食、不要過度減肥等,還要注意適當運動,避免出大汗。“如能做到以上這些,就能很好地保護腎臟,護好陽氣,愉快健康地度過冬天。”楊力說。

  最後要提醒的是,“是藥三分毒”,如果需要用藥,最好遵照醫生囑咐,千萬不要隨意服用補藥。《黃帝內經》警示我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無毒治病,十去其九。”如果沒有什麼病的話,不建議藥補,食療養生就是最好的保健,完全可以滿足冬天補腎的需要。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在25歲之後,膠原蛋白逐漸流失,風吹日曬更容易加速臉部肌膚的老化,洩漏肌膚年齡的痕跡。許多人會透過微整形悄悄變美,尤其在疫情期間理所當然的口罩下更是熱門,想要展現青春樣貌,澎潤派與除皺派2大派別各有支持。想要視覺上更減齡,微整項目你會先選擇除去細紋?還是會選擇臉部澎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對年滿20歲的大學生情侶小志與敏敏(化名),在兩情相願下發生性關係,不料卻因未做好避孕措施意外懷孕。兩人一開始考慮將孩子生下,但卻因雙方家長反對,加上男方有意出國留學,最後敏敏在懷孕5個月時接受引產手術,情侶倆人也以分手收場,讓原本應該燦爛輝煌的大學生涯,頓時黯淡無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桃園報導】1名40歲婦女求子多年不順,無論是自然懷孕或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也有早期流產的病史,醫師研判可能是子宮環境不佳。透過超音波及子宮鏡檢查後,發現有子宮內膜瘜肉及0.5公分的肌瘤,雖然不大,卻大幅影響受孕機率,以內視鏡速潔刀清除瘜肉與肌瘤,術後經1個多月的調養,終於順利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一名5旬男子,長年有心室肥厚症狀,本身沒有其他慢性病且保持規律運動,卻於3年前進行心電圖檢測時心跳驟停,所幸當時立即透過電擊保住性命。歷經無數次轉診及詳細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罕見疾病「法布瑞氏症」。臺大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莊志明表示,台灣2020年有2026人因突發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