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結石難處理 醫:吸石清導管技術可解決

腎結石難處理 醫:吸石清導管技術可解決

一名50歲的中年男子,因業務工作經常在外奔波,但平常卻不愛喝水。直到上個月公司健康檢查,抽血時意外發現腎功能衰退,到醫院進一步詳細檢查後,才知道原來自己腎臟內長了一顆約5公分大小的結石,且已經造成堵塞,影響腎功能。

馬偕紀念醫院泌尿外科李致樵醫師指出,結石若出現在腎臟內,通常不會有感覺,除非掉到輸尿管才會產生疼痛感,因此一般人多半不在意,也難以警覺腎結石可能有導致腎衰竭的危險。

人體輸尿管的管徑大小約0.5公分左右,一旦腎結石超過0.5公分,臨床會建議採取預防性處理,而目前腎結石的處理方式包括體外震波碎石手術、經皮腎臟造廔取石手術及軟式與硬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
李致樵醫師說明,目前體外震波碎石手術仍是第一線處理小顆腎結石的方式,但如果病患的結石太大、過硬,或位置不好處理時,治療效果有其侷限性;若採經皮腎臟造廔取石手術治療,也因有傷口、出血量大等因素,而增加手術風險,且恢復期較長,病患也不易接受。
上述個案因有心臟病曾裝設心臟支架,經評估後擔心有出血及麻醉風險,故決定採取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搭配特殊吸石清導管技術及高能量雷射,不僅術後隔天就能出院,一週後回診檢查時,腎功能也已恢復完全。

零死角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搭吸石清技術 有效清除結石
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操作上有些類似胃鏡,醫師可用肉眼直接看到結石,相較於透過X光或超音波等影像能更有清晰完整的視野,且內視鏡可隨意轉彎高達270度,可到達腎臟的各個死角,後續再以雷射擊碎結石。李致樵醫師表示,軟式輸尿管鏡搭配吸石清導管技術的好處是這種專利的吸石清導管尾端附有Y型韒口,可以外接負壓裝置,同時間將結石打碎的粉末吸出,讓醫師在手術過程中視野更清楚,提高結石清除率。

李致樵醫師提到,這項吸石清導管技術也適用於體外震波無法處理的較大、較硬的結石,或曾做過多次體外震波手術仍無法有效排除結石、以及結石位置不好如腎臟下端等的病患。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搭配吸石清導管技術因為其無傷口、安全性高、術後疼痛感低且最快隔天出院的特色,可有效降低手術後對身體及日常生活的影響。

多喝水、改變飲食習慣 避免結石復發
夏季是腎結石發作的高峰期,若有結石體質的人,包括有內科疾病如高尿酸、副甲狀腺素亢進的患者,務必要多補充水分,每日的喝水量至少要達3000cc;此外,也要減少富含草酸鈣、磷酸鈣等食物的攝取,並減少飲用茶及咖啡等,最重要的是多運動,增加身體代謝的速度。即使體內結石已經清除,也需每年定期回診一次,避免再度把結石養大。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延伸閱讀】左側陰囊「精索靜脈曲張」 恐致不孕莫輕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有些女性年紀輕輕,就出現月經量變少的狀況,有人擔心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中醫師張文馨表示,月經過少是和自己過往經驗相比,經期正常,而經血量減少,甚至點滴即止,或者行經期縮短,總量變少,正常月經量大約30-50毫升之間,若出現以上症狀,可以尋求醫師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3C產品以及網路的普及化,讓現代人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電腦,有些人甚至出現不使用電腦、手機,就會有焦慮、不適的狀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劉宗憲表示,網路成癮在過去沒有這樣的診斷,目前會參考一些成癮的疾病來判斷,包括出現不舒服的戒斷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爬一層樓就喘不停,肺動脈高壓的患者因為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出問題,血管收縮狹窄、血流不通暢,導致壓力增高,心臟工作負荷越來越大,造成右心室肥大、甚至會導致心肺衰竭致死。若不治療,病人確診到死亡平均存活期少於3年,比癌症還要短。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醫師指出,肺動脈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正處哺乳期的吳小姐,因第四、五頸椎椎間盤突出合併椎間盤破裂,導致頸痛、右肩痛、右上臂疼痛不適,但為母則強,強忍疼痛不服用止痛藥物,直到接受頸椎內視鏡微創手術當天症狀即大幅改善,隔天即出院;術後經過短暫恢復期,便能全心照顧嬰兒與恢復輕便家庭勞務及日常生活,追蹤至今恢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