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臟也有中年危機?! 定期檢查及早治療是遠離洗腎的關鍵

腎臟也有中年危機?! 定期檢查及早治療是遠離洗腎的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臺灣慢性腎臟疾病盛行率約11.9%,平均每10人就有一位有腎臟問題,若沒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腎臟持續惡化,患者恐面臨需終身洗腎的情況。然而,早期腎臟病變症狀不明顯,若未定期檢查,病患很難察覺身體的變化,直到出現不適症狀時,很有可能腎臟功能嚴重惡化,需要透過洗腎維持基本生命機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邱怡文醫師提醒,腎臟雖然隨年紀增長會自然老化,但要當心40歲是一個重要關卡,若不注意恐增加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中年三高要注意 當心腎臟出問題

邱怡文醫師提到,從生理自然老化來看,40歲過後有超過一半的人,腎臟功能每年以近1%的速度下降;若有合併三高、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腎臟功能退化會更加明顯,大幅提高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因此,定期透過抽血驗尿檢查了解目前腎臟功能狀況相當重要,邱怡文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上主要是以「腎絲球過濾率」來評估腎臟功能,抽血檢驗肌酐酸濃度再換算就可以得知。腎絲球過濾率高低就像是腎臟測試結果,正常年輕人將近100(分),而中老年人則建議應維持在60(分)以上,一旦低於60以下就是慢性腎臟病第三期,建議採取適當治療介入,避免腎臟持續惡化。而腎臟功能檢查中的驗尿則是看有無蛋白尿,這是腎臟受損傷的重要指標。

腎臟不好可能影響心臟 小心「心腎症候群」找上門

腎臟功能惡化也可能會造成心臟的損傷,邱怡文醫師說明,心臟病與腎臟病相互影響,心臟不好時,會使腎臟處理能力開始變差,腎臟不好時則會拼命把水分蓄積,增加心臟負擔,形成惡性循環,引發心腎症候群。


腎臟也有中年危機?! 定期檢查及早治療是遠離洗腎的關鍵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邱怡文醫師

出現腎病變時,是否有機會逆轉呢?

邱怡文醫師分享,臺灣慢性腎臟病患者將近一半都合併有糖尿病問題,臨床上就曾有一位60歲退休老師,因罹患糖尿病,長期接受定期追蹤,某次檢查發現蛋白尿情況嚴重,且腎絲球過濾率值每年下降7至8%之間,腎功能表現僅剩60(分),以七年後來看,患者可能不到70歲就得面臨洗腎命運;所幸近年有許多新型口服治療藥物,原本用於糖尿病降血糖治療,但在評估藥物長期安全性時,意外發現對於心臟、腎臟都擁有非常好的保護機制,能幫助阻斷腎臟回收多餘的葡萄糖以外,也會減少鈉離子回收,進而降低心臟、腎臟壓力,減少對身體的負擔。該患者在接受適當治療照護後,追蹤三年發現腎臟功能每年下降不到1%,等同於自然老化程度,狀況控制良好。邱怡文醫師提醒,用藥還是要依據病患個人情況、每年腎臟功能下降速度等綜合因素進行評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延緩腎臟惡化。

腎是無聲的器官 高危險群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家族史、服用多種藥物者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每年應追蹤一次腎臟功能,邱怡文醫師也呼籲,尤其有釐患多種慢性病患者,在未出現任何症狀時就要定期抽血、驗尿監控腎臟功能,而65歲以上老年人無論是否有慢性疾病,則應每年追蹤一次腎臟功能;若有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的患者,就算腎功能正常也需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以降低未來面臨洗腎的風險。

【延伸閱讀】

高齡慢性病患染疫重症風險高 醫籲:預防比治療還重要

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隱翅蟲皮膚炎與帶狀皰疹,2種疾病出現的皮疹症狀類似,民眾不易分辨。一名26歲男子發現頭部、額頭出現紅疹並感覺刺痛,整理房間時在床底下發現2隻蟲子,上網查詢後認為是隱翅蟲作祟。隱翅蟲形狀似白蟻 毒液接觸皮膚造成紅腫、潰爛男子掛急診就醫後,急診醫學科醫師診視後發現並非隱翅蟲引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月12日是護師節,白衣天使照顧病人外,有時候還有特殊才藝,才能安撫不同年齡層的病人。羅東博愛醫院護理師范秀芳,時不時就在病房裡折起氣球,當哭鬧不安的小小病童看見動物造型的氣球,總能瞬間收拾起情緒,也舒緩了治療過程的不安,她是病房裡的天使,也是孩子們最崇拜的氣球達人。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57歲的莊姓婦人,是位不抽菸、不喝酒且生活規律的家庭主婦,日前接受健康檢查後,意外發現其右肺有個1.3公分小腫瘤,經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罹患肺腺癌第一期。在順利恢復後,莊姓婦人建議37歲的兒子也去做健檢,居然其左肺也有個約0.5公分的腫瘤,同樣是肺腺癌第一期。醫師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5歲女性,結婚已經七年,卻遲遲無法懷孕,赴醫院尋求治療,經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擁有罕見的雙角子宮,且罹患卵巢畸胎瘤,經醫師建議接受手術治療,透過子宮鏡子宮內膜整形術及腹腔鏡卵巢畸胎瘤手術,術後接受人工受孕,在去年順利懷孕,並於今年三月中旬順利生下一名3千多公克女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