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臟也有中年危機?! 定期檢查及早治療是遠離洗腎的關鍵

腎臟也有中年危機?! 定期檢查及早治療是遠離洗腎的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臺灣慢性腎臟疾病盛行率約11.9%,平均每10人就有一位有腎臟問題,若沒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腎臟持續惡化,患者恐面臨需終身洗腎的情況。然而,早期腎臟病變症狀不明顯,若未定期檢查,病患很難察覺身體的變化,直到出現不適症狀時,很有可能腎臟功能嚴重惡化,需要透過洗腎維持基本生命機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邱怡文醫師提醒,腎臟雖然隨年紀增長會自然老化,但要當心40歲是一個重要關卡,若不注意恐增加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中年三高要注意 當心腎臟出問題

邱怡文醫師提到,從生理自然老化來看,40歲過後有超過一半的人,腎臟功能每年以近1%的速度下降;若有合併三高、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腎臟功能退化會更加明顯,大幅提高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因此,定期透過抽血驗尿檢查了解目前腎臟功能狀況相當重要,邱怡文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上主要是以「腎絲球過濾率」來評估腎臟功能,抽血檢驗肌酐酸濃度再換算就可以得知。腎絲球過濾率高低就像是腎臟測試結果,正常年輕人將近100(分),而中老年人則建議應維持在60(分)以上,一旦低於60以下就是慢性腎臟病第三期,建議採取適當治療介入,避免腎臟持續惡化。而腎臟功能檢查中的驗尿則是看有無蛋白尿,這是腎臟受損傷的重要指標。

腎臟不好可能影響心臟 小心「心腎症候群」找上門

腎臟功能惡化也可能會造成心臟的損傷,邱怡文醫師說明,心臟病與腎臟病相互影響,心臟不好時,會使腎臟處理能力開始變差,腎臟不好時則會拼命把水分蓄積,增加心臟負擔,形成惡性循環,引發心腎症候群。


腎臟也有中年危機?! 定期檢查及早治療是遠離洗腎的關鍵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邱怡文醫師

出現腎病變時,是否有機會逆轉呢?

邱怡文醫師分享,臺灣慢性腎臟病患者將近一半都合併有糖尿病問題,臨床上就曾有一位60歲退休老師,因罹患糖尿病,長期接受定期追蹤,某次檢查發現蛋白尿情況嚴重,且腎絲球過濾率值每年下降7至8%之間,腎功能表現僅剩60(分),以七年後來看,患者可能不到70歲就得面臨洗腎命運;所幸近年有許多新型口服治療藥物,原本用於糖尿病降血糖治療,但在評估藥物長期安全性時,意外發現對於心臟、腎臟都擁有非常好的保護機制,能幫助阻斷腎臟回收多餘的葡萄糖以外,也會減少鈉離子回收,進而降低心臟、腎臟壓力,減少對身體的負擔。該患者在接受適當治療照護後,追蹤三年發現腎臟功能每年下降不到1%,等同於自然老化程度,狀況控制良好。邱怡文醫師提醒,用藥還是要依據病患個人情況、每年腎臟功能下降速度等綜合因素進行評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延緩腎臟惡化。

腎是無聲的器官 高危險群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家族史、服用多種藥物者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每年應追蹤一次腎臟功能,邱怡文醫師也呼籲,尤其有釐患多種慢性病患者,在未出現任何症狀時就要定期抽血、驗尿監控腎臟功能,而65歲以上老年人無論是否有慢性疾病,則應每年追蹤一次腎臟功能;若有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的患者,就算腎功能正常也需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以降低未來面臨洗腎的風險。

【延伸閱讀】

高齡慢性病患染疫重症風險高 醫籲:預防比治療還重要

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不少人以為抽菸才會得肺癌,但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與空污大有關係。世界衛生組織更將空氣污染列為主要的環境致癌物,引發肺癌風險更勝二手菸。醫師強調,半數肺癌患者是沒有抽菸習慣的女性,建議50歲以上的女性都應接受胸部電腦斷層篩檢。 肺癌連續30年居女性癌症首位 根據國健署最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0歲女性,因為不想浪費冬至剩下的湯圓,一早就吃了四碗甜湯圓,中午又吃了一份菜頭粿,加上晚上又吃下10碗的鹹湯圓,隔天上班又喝下700CC可樂,沒想到一進辦公室就感到胃痛腹脹,甚至想吐,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消化不良導致胃發炎,經由施打止吐針並服用胃腸藥,且暫時一餐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衛生福利部為保障婦女生產風險促進醫病和諧關係,自101年起推動「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對於生育事故發生後2年內,醫療機構與病方達成協議並經審查符合條件者,給予最高200萬元之給付補助。由於該試辦計畫辦理成效卓著,立法院遂於104年12月30日通過公布「生產事故救濟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過去很多人認為,年紀大才會得老花,事實上,越來越多人在35歲就開始有老花。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眼科部主任吳建良指出,觀察求診患者發現,以往老花好發於40歲到50歲族群,最近35歲得老花的民眾有增多趨勢。 長時間使用3C產品 小心老花提早出現 吳建良主任分析,長期近距離接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