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中風治療搶黃金時間 奇美跨院區整合求效率

腦中風治療搶黃金時間 奇美跨院區整合求效率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72歲的何先生本身有高血壓病史且有酗酒習慣,平時身體無任何狀況,近日被發現倒在防火巷,右側肢體無力,無法言語也聽不懂別人說話,眼睛一直往左側看,緊急送往柳營奇美醫院急診,經頭部電腦斷層掃描,評估中風症狀嚴重度超過血栓溶解劑可施打的範圍,但可進行動脈取栓,故轉至奇美醫學中心進行經動脈取栓,術後功能恢復極快,經過幾天的觀察和復健,出院時只剩輕微的症狀,生活及工作功能都大致良好。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勝翔指出,腦中風在台灣10大死因排名第4,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此,中風後幸運存活的患者,有相當大的比率陷入臥床、行動不便、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困境。如何有效治療以減少相關失能是急需解決的難題。

 

楊勝翔進一步說明,其中梗塞型腦中風是因通往腦組織的血管狹窄或阻塞,使血流無法順暢通過,造成腦組織缺乏氧氣及養分;缺血一旦超過腦組織能夠承受的範圍,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要及時搶救瀕死的腦組織,最快的方法就是盡快打通血管,目前有2種可行的方案,分別是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及經動脈取栓術。

 

美國心臟協會和台灣腦中風學會最新的治療指引都顯示,在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可提升中風康復的機會及降低失能等級,但使用血栓溶解劑後,約6%的病人會腦部出血,可能因此導致死亡,因此需慎評估施打。另外,靜脈血栓溶解劑施打對於顱內大動脈阻塞的治療效果較不理想,更因藥物作用在全身,所以禁忌症也相對較多,因此,動脈取栓提供了另1種治療的可能性。

 

楊勝翔表示,對於有頸部或顱內大動脈阻塞、超過血栓溶解劑適合執行時間或有其他血栓溶解劑禁忌症的病人,可考慮進行經動脈取栓以打通血管,此方式是經由鼠蹊部股動脈穿刺,將支架或導管送至血管阻塞處進行取栓,禁忌症較少。根據之前的研究顯示,顱內大動脈阻塞的打通率為59%至88%,術後90天追蹤,有33%至71%預後良好;顱內出血比率為0至7.7%;至於顱內出血及死亡率則與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相當。

 

楊勝翔提到,奇美醫療體系均可就地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且兼具經動脈取栓能力。為了妥善運用腹地效應以提供病人及時的治療,奇美醫療體系設有完整的跨院區整合機制,不同院區的醫師可藉由即時病歷共享了解病人情況、判讀檢驗結果、影像並進行討論,以選擇適合進行經動脈取栓的對象並讓執行團隊提早準備。

 

隨著跨院區經驗的成功,奇美醫學中心也將開始規劃區域聯防,建立完整的遠端評估機制及溝通管道,讓體系外醫院的病人亦能得到最完整的評估及最迅速妥當的治療。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各醫院無不加強門禁管制,大林慈濟醫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引進人臉辨識系統,同仁在上傳五官清晰照片完成建檔後,於同仁專屬入口,只要「刷臉」,甚至不必脫除口罩,就可以同時完成人臉辨識、測量、記錄體溫、開啟自動門進入醫院,不必擔心輸入密碼或伸...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許多爸媽幫寶寶買了保險後,才發現太慢買,或是不符合實際所需!達人傳授購買新生兒保險的7大方針,就算之前買錯了也不要緊,趕快聯繫你的保險業務員,重新規劃1份滿足大人需求、寶寶需要的保單!   知名保險達人王大包提醒爸媽,幫孩子買保險時,因為嬰幼兒保費相對便宜,因此各方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國研院國網中心啟動「御守臺灣・科技抗疫」專案,釋出國際級超級電腦「臺灣AI雲」,其計算力、儲存及大數據資料集等資源,免費開放各界提案申請運用抗擊疫情。   國研院宣布與國際科技大廠NVIDIA攜手,即日起在臺灣AI雲上提供Parabricks基因定序軟體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是沒日沒夜照顧確診者,為此,許多民眾送餐到醫院,地方店家也紛紛推出醫護用餐優惠,想為第一線辛苦醫護加油打氣。而南投信義獅子會則向在地農友認購了246顆高麗菜,送給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醫護人員,讓辛苦防疫的第一線人員能夠吃的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