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AI科技防疫超展開 國研院開放雲端計算研究新冠

台灣AI科技防疫超展開 國研院開放雲端計算研究新冠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國研院國網中心啟動「御守臺灣・科技抗疫」專案,釋出國際級超級電腦「臺灣AI雲」,其計算力、儲存及大數據資料集等資源,免費開放各界提案申請運用抗擊疫情。

 

國研院宣布與國際科技大廠NVIDIA攜手,即日起在臺灣AI雲上提供Parabricks基因定序軟體 ,讓申請科技抗疫專案的研發者可以無償免費使用90天。以臺灣AI雲搭配Parabricks中的分析工具,將加快醫療研發分析基因組定序資料的速度達50 倍,強化臺灣以科技抵禦新冠病毒(COVID-19)能量。

 

因應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國研院國網中心以最先進的AI超級電腦臺灣AI雲,與超過5萬個資料集的資料及平台資源,作為抗疫的最佳後盾,幫助開發者針對疫情所帶來的各面向問題,提出最佳的研究方法與解決方案。

 

NVIDIA 所提供Parabricks基因定序軟體,則是針對醫療的研究提供助益,以超快速度和低成本方式,從原本數日減少至不到1小時,便可產出分析結果。同時,這套軟體能夠辨別資料裡的突變和變異情況,讓醫療專業人員能藉由患者基因找出治療方式,並掌握病毒的演變歷程,加速疫苗的開發。

 

專業基因定序軟體,搭配臺灣AI雲運算能力,國研院與NVIDIA跨國合作,集結頂尖資源,協助產學研各界共同對抗疫情衝擊。同時,國網中心的資料集平台也已蒐集提供新冠肺炎特色相關資料集,內含全球釋放之肺炎影像、醫療論文、健保特約機構口罩剩餘數量明細、全球確診統計資料等,提供取用與加值。

 

國研院國網中心史曉斌主任表示,很高興臺灣科技抗疫的努力,能有國際夥伴的合作協力。臺灣AI雲將持續以一流高速運算與大數據平台,集結國際能量,作為國家科技研發的堅強後盾。

 

另外,為抑止新冠病毒疫情傳播與擴散,國網中心攜手各領域科學家合作抗疫應用,包含台北榮民總醫院,利用AI技術輔助肺炎X光片影像判讀;陽明大學基因體中心與交通大學合作進行多重基因序列比對,以找尋精準的新冠肺炎檢測標記;成功大學提供標註之肺炎X光影像培育學生訓練AI模型等。

 

科技部長陳良基部表示,科技的投入將在這場全球對抗病毒的戰役扮演重要角色,科技部積極整合科技支援防疫的能量,並期凝聚眾人智慧,共同投入本次對抗新冠病毒之工作。

 

國研院院長王永和指出,國研院國網中心長期以國際級的電腦運算能力、安全的資料儲存及資訊人才,支援國內包含生技醫療在內的各領域發展,防疫關鍵時刻也不缺席,提供前瞻科技成為國家對抗疫情的堅強後盾。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就❤NOW健康
掌握健康訊息零時差,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專屬影音頻道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彰化報導】許多人以為腦中風只會發生在寒冬清晨,因為天氣太冷,讓腦血管一下「縮」起來。醫師表示,雖然出血性腦中風好發於寒冷天氣,但缺血性中風則是不分季節,遇上夏天氣溫高,容易出汗、體內缺水,如果長時間坐著不動,血液變得黏稠,也有可能堵塞血管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膝關節皺襞是從出生後就已有的症狀,主要因胎兒發育時在關節間隔融合不完全,遺留下形成如帶狀的滑囊皺襞,發生率約50至70%,症狀多發生於20幾歲以後的成人,甚至中老年,症狀才逐漸出現。成大醫院骨科部主任張志偉指出,臨床上,多發生於膝部長期反覆過度使用或突發受傷者,造成增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晚期腎癌治療的福音!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柏榮表示,衛福部去年核准新一代口服多重標靶藥可用於晚期腎細胞癌治療,在國際治療趨勢上,該藥為晚期腎癌第二線治療藥物的首選,但因治療費用可觀,讓許多疾病惡化的腎癌患者看得到卻用不到,所幸健保署去年底納入健保給付,大幅減低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喜歡運動的高爾夫球友一定知道,如果想在揮桿時發揮足夠的力量,牙齒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牙科醫師加藤陽子表示,牙齒咬合的力量,足以影響揮桿的強度!中年球友面對牙根斷裂困擾的問題,呼籲民眾運用牙線、齒間刷維持牙齒健康。觸球瞬間臼齒壓力大 竟然比體重還重! 加藤陽子醫師指出,牙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