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瘋健身膝關節皺襞怎辦? 骨科醫師說要這樣治療

瘋健身膝關節皺襞怎辦? 骨科醫師說要這樣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膝關節皺襞是從出生後就已有的症狀,主要因胎兒發育時在關節間隔融合不完全,遺留下形成如帶狀的滑囊皺襞,發生率約50至70%,症狀多發生於20幾歲以後的成人,甚至中老年,症狀才逐漸出現。成大醫院骨科部主任張志偉指出,臨床上,多發生於膝部長期反覆過度使用或突發受傷者,造成增厚發炎的病變,或膝關節退化症或軟骨受傷的併發症。

49歲婦右膝突然劇痛 原來是皺襞症候惹禍

臨床上,一名49歲婦人,工作得長時間站立以及上下樓梯,加上不滿自己體態,在朋友建議下,一年前積極健身,但某次重訓右膝突然劇痛,即使休息一兩天仍未好轉,甚至因關節腫脹影響到工作,最後嚴重到無法行走,就醫檢查,被告知是膝關節退化造成發炎,但經治療後,不僅未好轉,甚至因身體重心轉移至左側而開始產生左膝疼痛現象。

膝關節內視鏡手術治療 時間短、復原快

經骨科膝關節門診理學檢查觸診發現膝蓋前內側有明顯壓痛區域,又以膝關節開始彎曲時會有突發性疼痛,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膝部的皺襞症候。張志偉主任表示,經膝關節內視鏡手術治療,後約30分鐘的皺襞與周遭發炎滑膜清除手術後,婦人當天關節活動程度已獲得改善,且能獨立下床行走,術後兩星期,也恢復以往生活。

初期以保守治療為主 膝關節鏡手術復發率不到5%

通常初期發生的急性皺襞症候,會以休息、減少刺激活動量、冷敷與消炎藥物等保守治療為主,但僅對於年輕患者效果較佳,若仍無效,則建議可在膝關節內低劑量類固醇注射,若仍未好轉,則採以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

張志偉醫師強調,院內從2012年起使用膝關節鏡手術治療病症,病患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且復發率不到5%,但要注意並非所有膝關節的疼痛失能就是膝內皺襞症候所導致,仍得經由醫師詳細評估,找出合適的治療方式,才能有效對症下藥。

【延伸閱讀】

肺腺癌標靶藥納健保 晚期基因突變肺癌延命希望

氣喘治療新進展!生物製劑:嚴重性氣喘的標靶治療

戴口罩雙眼成焦點 不同世代顯老眼袋淚溝問題通通有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4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早上起床吃東西,兩頰突然好痛,甚至張口打呵欠時,下巴不但卡卡還發出喀喀聲。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柯惠馨表示,這種「開不了口」的痛,是台語俗稱的「落下頦」。顳顎關節症候群 俗稱「落下頦」「落下頦」即醫學上所稱的「顳顎關節症候群」,柯惠馨表示,顳顎關節位在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4歲的吳小姐本身有過敏性鼻炎,曾接受過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近2年反覆左耳悶塞脹痛,說話時會聽見自己的聲音在耳內迴響,有時甚至出現耳鳴。這種情形在她登山、搭飛機時更明顯,拼命吞口水或打呵欠也沒效,往往持續2、3天才稍微緩解。耳鏡檢查發現左耳耳膜完整但稍微塌陷,聽力正常,中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女性大腦較年輕!美國最新研究指出,以大腦代謝模式評估,女性大腦平均比男性年輕3.8歲。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家雷希爾(Marcus Raichle)指出,未來研究需了解這種年齡差異,是否與腦部老化疾病的風險相關。大腦老化 新陳代謝也改變根據《現場科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糖尿病每天打針人生好難,胰島素何不用吞的!麻省理工學院團隊開發了一種膠囊,可自行定位針頭,將胰島素注射進胃壁中,可望取代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針劑型胰島素。柯克綜合癌症研究所教授Robert Langer表示,該技術可擴展到其他需要注射的蛋白藥物。免除打針之苦 口服膠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