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腫瘤離肛門僅2公分! 醫師這樣做保住阿伯屁股…

腫瘤離肛門僅2公分! 醫師這樣做保住阿伯屁股 hellip;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不少人聽到自己長腫瘤、得了直腸癌,第一句話就是「醫師,我肛門要不要挖掉?我不想揹袋子」。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魏柏立指出,現代醫學進步,因罹患腸癌要裝人工肛門的比例已微乎其微,不少直腸癌二、三期的患者,靠著手術前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後續再搭配手術,就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排便出血 就診發現大腸癌三期

一名79歲的阿伯3個多月前,到外縣市遊玩發現排便出血,趕緊到當地醫院檢查,確診罹患直腸癌。「他的腫瘤離肛門蠻近的,大概只有2公分的距離,這種低位直腸癌,在以前通常必須切除部份腸道」魏柏立說。

 自然口手術創口小

魏柏立指出,很多病人聽到自己確診癌症就很悲觀,害怕切除肛門後必須終身使用人工肛門造口;但現代藥物發達,醫師評估阿伯狀況後,決定先採取手術前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縮小腫瘤組織後,再以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腫瘤切除。

 「以阿伯的病例而言,手術前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完成後,腫瘤幾乎縮小9成,這時候再採用經肛門口進入人體的自然口手術,以達文西機械手臂切除剩餘的組織」。魏柏立指出,自然口手術就是由人體天然的孔洞進入進行手術,免去病人術後傷口疼痛的困擾,可縮短病人癒後期,當天就能下床。

 人機協作 提升手術安全性

機器人的問世,目前也廣泛運用在現代醫學上,雖然不時傳出「醫師總有一天會遭機器人取代」的說法,但魏柏立認為,若能使利用機器人,加上醫師的專業判斷及操作的人機協作,能讓手術的整體效果更加精準。以腸癌手術的達文西機械手臂為例,與傳統腹腔內視鏡手術相比,達文西機械手臂呈現的手術畫面更清晰、立體;手腕功能更加靈活;手術時醫師手部造成的震盪也能藉由器械弭平,這些都大大提升手術的成功率。

及早診斷治療 腸癌癒後佳

大直腸癌高居國內十大癌症死因的第3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治腸癌最重要法則。魏柏立指出,腸癌癒後存活率高於胰臟癌、肺癌等其他癌別的患者,他打趣地說「你看,腸癌、乳癌有很多的病友可組成病友會,這就表示治癒率很高」。他呼籲民眾除了應少吃高溫油炸食物,採均衡飲食外,更要注意自己的排便狀況,便血、排便異常都是重要警訊。另外,目前健保補助50~75歲民眾,每2年可進行一次糞便篩檢,民眾更應多加利用以保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2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補鈣要吃它! 降脂、降糖要吃它! 抗感冒、殺菌要吃它! 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更要吃它! 對,它就是洋蔥!今天要介紹的是洋蔥最健康的吃法,一定要仔細看哦!   防治心臟病:每天半杯洋蔥汁 洋蔥一種有血管擴張功能的食物,能夠軟化血管,促進引起血壓升高的鈉鹽等物質的排泄,因此能調節血脂,降壓和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0歲的葉先生,深受三叉神經痛所苦,儘管有服藥治療,但5年來左臉、眼眶仍反覆疼痛,每次陣痛一來有如刀割、觸電,甚至痛到眼睛張不開,也難以入睡。今年3月,他至醫院接受「顯微神經血管減壓手術」,將壓迫三叉神經的血管隔開後,終於不再疼痛。 好發於50歲以上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歲男子,進入職場工作開始,每天晚上都要喝酒紓壓,近2年來,公司承包世大運工程,更是讓他心力交瘁,每晚只能猛灌高粱、威士忌、啤酒,才能安穩入睡;不料,日前他喝到肝昏迷,緊急送醫治療,才撿回一命。 戒癮治療需半年 收治個案的開業身心科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經過詳細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 傳統脊椎手術傷口大,病人需住院較久的時間,同時也較容易有各種併發症產生,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程正鑫表示,透過「微創內視鏡脊椎手術」可以減少術後的疼痛及臥床時間,因為傷口小更能減少各項併發症出現之風險。 患者新選擇 微創脊椎手術 「微創脊椎手術」是目前國內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