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腰背痛關節腫 恐患僵直性脊椎炎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年紀輕輕就腰痠背痛、手趾腳趾莫名發炎腫脹,可別以為單純運動傷害而延誤就診或誤診,可能是罹患了號稱「竹竿病」的僵直性脊椎炎!若不及早治療,會使關節受損、骨頭增生、脊椎僵硬無法彎曲,惡化甚至導致殘障、失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台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為0.2%,患者約4萬人,好發於20-40歲男性,男女比例為3-5:1,其中有2至3成為幼年型患者,也就是在10-16歲就發病。(如圖中鋼琴演奏作曲家「VK克」)

僵直性脊椎炎致病原因仍不清楚,目前認為多重因子互相影響,其中包括先天的遺傳因素(HLA-B27基因)及後天如細菌感染、受傷等環境因素造成。

其主要症狀包括下背部及臀部痠痛,尤其是薦腸骨關節處、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有時病患手指和腳趾會莫名發炎腫脹。而幼年型患者早期多出現腳跟或腳底、骨盆或膝蓋附近的肌腱接骨點發炎,或膝關節、髖關節等周邊關節發炎,與成人型不同的是,僅有4%以背痛為早期表徵,成人型則有67%以背痛起始。

林孝義主任說,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早期症狀常被誤認為運動傷害,因而前往復健科、骨科診斷。若誤診或是延誤治療,將使關節受損、骨頭增生、椎骨僵硬無法彎曲,持續惡化後,會導致脊椎關節畸形、僵直,甚至有失能、殘障的風險,因此正確診斷與及早治療非常重要!

林孝義主任提醒,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的家族成員,特別是HLA-B27陽性的人,45歲前若發生腰背痛、晨間僵硬或反覆性莫名的胸痛或僵硬、葡萄膜炎、肌腱韌帶與骨骼交接處發炎,或週邊關節炎任一情況,都應懷疑是僵直性脊椎炎。而16歲以下青少年,如果膝、踝關節、腳關節腫脹發炎,或肌腱附著點發炎,包括腳跟腱、腳底關節等腫脹、疼痛,則必須高度懷疑罹患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47

相關推薦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報導】 住在大馬路邊的住戶,常飽受交通噪音之苦。瑞典一項研究發現,經常接觸交通噪音汙染,較容易出現「中廣」身材,腹部脂肪堆積風險會增加。若同時接觸馬路噪音、鐵路噪音與飛機噪音,腹部肥胖風險最高。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Occupational & En...

閱讀詳情 »

時下感冒咳嗽的病人很多,往往是咳嗽難纏難愈,其特點是一癢則咳嗽。咽癢咳嗽是臨床常見症狀,在感冒前期或後期往往咽痛不明顯,而咽癢明顯,一癢即咳!   在中醫看來這是風邪未除的表現。中醫所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溫邪就是南方常說的風熱感冒,但是南方之人體質多虛,往往熱不明顯(咽痛不太厲害)夾風...

閱讀詳情 »

△薺菜、空心菜、黃花菜具有止血的作用,有血栓的人不能吃。 △莧菜、捲心菜具有補血的作用,血液黏稠的人不能吃。   △芹菜、白菜、小白菜、油菜、生菜、茭白、菜筍、冬瓜、葫蘆瓜具有利尿的作用,糖尿病、高血壓、口乾舌燥的人不能吃。 △香菜具有發汗的作用,狐臭汗多的人不能吃。   △ 生...

閱讀詳情 »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顆第三磨牙。因為這四顆第三磨牙正好在20歲左右時開始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接近成熟,於是被看做是「智慧到來」的象徵,故稱它為「智齒」——智慧之齒。 其實,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智齒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眾所周知,「用進廢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