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腳底痣擴大、褪色! 竟是惡性黑色素癌

腳底痣擴大 褪色! 竟是惡性黑色素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0歲中年男子,三年前因腳底板的一顆痣異常擴大、褪色而前往醫院求診,沒想到竟被診斷罹患黑色素瘤,治療初期醫師建議患者開刀將病灶切除,但癌細胞卻轉移,患者進行第二次開刀且進一步接受放射治療,卻依舊無法控制病況。 黑色素瘤屬於皮膚癌的一種,為惡性程度極高的疾病,且很難治療、致死率高,通常確診後存活壽命不超過一年。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戴明燊說明,上述患者接受目前最新的癌症治療趨勢「免疫療法」治療後,黑色素腫瘤已漸漸凋零,而獲得延命至今,目前已恢復正常工作,生活回歸正軌。戴明燊進一步說明,「免疫療法」的治療過程僅需注射四劑,每劑注射需間隔三周,部分患者能獲得長期存活,幾乎等同「治癒」。 為什麼免疫療法能達到「治癒」的理想?戴明燊醫師強調,免疫療法與傳統抗癌方式最大不同點在於抗癌免疫機制一旦建立之後,能透過免疫細胞的記憶永久地發揮作用。至於傳統療法如化療、標靶藥物等,主要是利用毒性來消滅癌細胞,同時卻也會影響到正常器官的功能,降低人體免疫力;免疫療法的作用剛好相反,將提高人體免疫力,藉由免疫系統攻擊消滅惡性腫瘤,而增加長期存活的機會。 戴明燊醫師解釋,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個平衡機制,就像是一輛車的油門和煞車,若煞車踩得多,則引擎會空轉無法前進,就等於癌細胞將抑制分子全堵死的狀態;免疫療法就是將採「踩煞車」中的抑制因子拿掉,因此免疫細胞在被活化下,殺死癌細胞的效力就更大。 儘管免疫療法治療效果佳,但還是會有副作用,戴醫師提醒,患者在接受免疫療法治療期間,應格外注意是否出現皮疹、腹瀉、脫水或是全身疲倦等可能與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症狀。除此之外,免疫療法並不是所有癌友都適用,必須要經過醫師評估,有適應症之患者,才能執行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51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鑽石公主號包機昨(21)日晚間返台,乘客19人目前都在隔離病房,沒有發燒或呼吸道相關症狀,若2次採檢陰性將移至檢疫所,至隔離期滿14天。另外,第24例患者感染仍然不明,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首度鬆口,可能找不出來。韓國日本病例數激增,旅遊疫情升高至第2級「警示(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80歲年邁的女性,過去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病史,近日接受心導管檢查無明顯阻塞,某日發生急性胸痛,至醫院檢查,發現心房顫動併急性心肌梗塞,再次接受心導管手術確認急性冠狀動脈血管血栓,經處理治療順利出院,且日後接受長期抗凝血劑預防。血栓跑到冠狀動脈 造成心臟梗塞臺北市立聯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肺癌是全球及臺灣癌症十大死因之首,肺腺癌患者逐年增加。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周玉山研究員、施柔合博士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肺腺癌組織裡的非編碼核糖核酸「PTTG3P」表現愈高,讓癌細胞加速成長,周玉山表示,這項發現可作為化療用藥參考,有助於延長病人生命。非編碼核糖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