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腳腫無法穿鞋 留意下肢靜脈血栓恐致命

腳腫無法穿鞋 留意下肢靜脈血栓恐致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中老年者常有下肢水腫情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志提醒,造成原因甚多,其中,若是長期臥床患者,可能是下肢靜脈血栓而致,務必留意,提早治療,降低日後可能造成肺動脈栓塞風險。

7 旬婦長期臥床 致下肢深層靜脈血栓險致命

台中 78 歲李阿嬤因膝蓋不適、長年臥床,先前曾接受人工關節置換,又因滑脫須再次開刀治療;不過術前阿嬤雙腿嚴重水腫,經腎臟科醫師評估,發現腫脹程度幾乎無法穿鞋,透過下肢靜脈超音波檢查,確診為下肢深層靜脈血栓,採取藥物治療,水腫狀況大幅改善,亦使肺動脈栓塞風險下降。

陳虹志說明,由於阿嬤雙腿不便,長時間臥床,導致血液容易滯留腿部產生血栓,所幸術前因血糖與腳部腫脹問題事先會診腎臟科醫師,才檢查出下肢深層靜脈血栓的問題,雖然經評估不適合再次手術,但也預防了日後因肺動脈栓塞產生致命風險。

下肢水腫原因多 對症下藥才有效改善

下肢靜脈水腫的原因相當多,如: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心臟衰竭、肝衰竭、藥物副作用、下肢靜脈瓣膜逆流或栓塞等問題,皆會造成,此時需找出確切的原因,並對症下藥,才能改善下肢水腫的問題。

其中,若是因下肢深層靜脈血栓引發的水腫,下肢觸摸時會脹痛,以下肢靜脈超音波檢查,可進一步確診,並以抗凝血劑治療獲得改善,或以心導管手術(EKOS)溶解血栓,務必留意,否則腿部產生的血栓可能會因回流到肺部,導致肺動脈栓塞,危害生命。

初期藥物治療可控制 務必循醫囑守護健康

因此陳虹志提醒,若是長期臥床患者,下肢靜脈的血栓發生機率較一般人高,在初期血栓較小時可採取抗凝血藥物治療,並且若是沒有下肢動脈疾病的患者,可以穿著彈性襪,以增進靜脈血液回流;但若成效不彰,再以心導管手術方式治療,務必配合服藥定期追蹤,才能有效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再發生。

【延伸閱讀】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導管內視鏡深入膽胰精準診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經常發生偏頭痛可得要小心!一名四十六歲廖姓婦人,有長達四年時間每天早上起床就頭痛欲裂,看過許多醫生都被診斷為偏頭痛;直到上個月到光田醫院就醫,才發現她的頭痛是因為腦內長了一顆3公分腫瘤,而且腫瘤還吃掉了部分的顱骨,經由該院神經外科醫療團隊手術切除腫瘤後,婦人頭痛症狀全消,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天氣漸涼,正值泡湯好時節;北市衛生局去年共計抽驗1187件次、不合格16件、不合格率1.35%。今年截至9月底共計抽驗745件次、不合格1件、不合格率0.13%。其中不合格業者因內部經營問題,已經停業。台北市衛生局針對68家溫泉業者,進行營業衛生稽查及水質抽驗,結果顯示,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今年截至11月7日共確診140例,其中5例死亡;確診流感併發症的病人中,有88.57%未接種流感疫苗。該局呼籲,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65歲以上長者與出生滿6個月至學齡前幼兒,以及60至64歲熟齡者等高風險族群,儘快完成流感疫苗施打。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不同於高血壓、高血糖,會造成的頭痛、暈眩、噁心等生理反應,高血脂卻沒有任何徵兆,據統計,民國100年高血脂病患人口較99年增加逾12萬人;醫師表示,人體對於血脂的高低變化確實「無感」,但高血脂容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造成包括動脈阻塞、心肌梗塞、中風,甚至猝死等,建議民眾定期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