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腳腫脹、痠麻竟是OO?!未就醫恐致命,並非只有長者會發生!

腳腫脹 痠麻竟是OO?!未就醫恐致命,並非只有長者會發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腳腫脹 痠麻竟是OO?!未就醫恐致命,並非只有長者會發生!

70幾歲的周林阿嬤膝蓋退化疼痛、不喜歡走動,長時間坐輪椅,這1、2個月常躺在床上不想下來。有天家人發現阿嬤的右腿從小腿至大腿腫漲、一摸就痛,趕緊將她送醫。所幸發現得早,經過診斷及用藥治療,腫脹很快消掉,配合復健與膝關節手術,周林阿嬤逐漸恢復原本生活。

單側肢體腫脹痠麻 應是血栓症狀

台灣每年約3、4千人發生深層靜脈栓塞,常見單側肢體逐漸腫脹、酸麻、觸痛、疼痛等。主要致病原因是形成血栓,堵住靜脈回流,滯留在肢體導致腫脹。常見的危險因子包含年齡、開刀或創傷、活動性癌症、缺乏足夠的身體活動、或易生成血栓的個人特殊體質。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睦翔表示,若發生卻沒及時治療,血栓越生越多,跑到肺部就有可能演變成致命性的肺動脈栓塞症。即使撐過危險期,若未能好好治療,也可能出現長期栓塞症候群併發症,不可不慎。

並非只有長者會發生 應保持身體活動

近年來醫藥進步,越來越多新型抗凝血藥物能夠取代傳統的血栓抑制藥物華法林,克服了傳統藥物許多使用上的不便與限制。若靜脈栓塞發生部位是身體較高的位置,且時間未超過3個禮拜,或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彰時,就應該考慮導管輔助溶栓治療,減少衍生嚴重併發症。

黃睦翔醫師表示,國人平均壽命逐漸延長,隨著年紀增長,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機會逐年升高,但並不是只有老人家會發生這樣的疾病。只要有危險因子存在,不管什麼年齡都有可能會發生深層靜脈阻塞。平時應多留意腫脹、酸麻等症狀,也要保持足夠的身體活動,遠離血栓危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香港商人黃先生今年53歲,長期患有牙周病而造成全口缺牙,曾在醫師建議下嘗試配戴活動假牙1~2個月,因工作需求時常得面對許多人,而缺牙及配戴假牙期間,咀嚼不易、講話咬字不清與不美觀的狀況,對社交造成了莫大壓力,經多方評估後,決定來台進行全口重建植牙手術,手術1天完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縱膈腔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長大到壓迫鄰近的器官時,如氣管、心臟、大血管等,才會逐漸開始出現哮喘、咳血、頸部及上肢水腫等症狀,一般來說,縱膈腔病灶可以是因為良性的發炎所引起,如肺部感染造成之淋巴結腫大,或縱膈腔本身之發炎反應所造成,像縱膈腔炎、類肉瘤等。 病灶僅1公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個多月的女嬰宸宸剛出生時,因先天性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瓣膜閉鎖(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導致血液無法正常經由肺動脈輸送到肺微血管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氧濃度一度掉到60%左右,出生隔日進行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今年中秋節4天連續假期,大魚大肉的聚餐一攤接一攤,先暫時別管口味重鹹又熱量爆表,光是消化不良、脹氣不適,排便不順又氣味難聞,還愈吃愈累,提醒民眾,放假大吃記得要多補充具有高營養、高維C、高纖維及低GI的「3高1低」水果,像奇異果、土芭樂、小番茄。 吃太油 脹氣、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