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腳踝腫痛莫輕忽 恐因罕見骨腫瘤惹禍

腳踝腫痛莫輕忽 恐因罕見骨腫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幾歲年輕人通常是體力最好的時候,相約打球、瘋路跑,運動傷害在所難免;但是要小心,若是有手腕、腳踝疼痛,可別輕忽,可能是罹患了骨科界少見的「骨巨大細胞瘤」!醫師提醒,骨巨大細胞瘤常發生於20-40歲年輕族群,雖然為良性腫瘤,但腫瘤不但復發率高,也有轉移的風險,若不積極治療,輕則造成患部的腫痛,重則破壞骨骼影響日常行動能力,不可不慎。

好發於年輕族群 易與運動傷害混淆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偉武醫師分享一名20多歲的妙齡女子因腳踝腫痛就診,原以為是長期穿高跟鞋所造成的扭傷及腳踝壓迫,透過影像學檢查竟為骨巨大細胞瘤,以手術切除6次仍復發,使用藥物治療後獲得明顯改善。另有一名男姓大學生也是因手腕疼痛,原以為運動傷害所導致,後來確診是難纏的骨巨大細胞瘤,幸治療後目前仍維持良好生活,對於喜愛的運動也不受影響。

骨巨大細胞瘤常發生於骨骼兩端,腫瘤藉由異常刺激蝕骨細胞作用而造成骨骼的破壞,使患部腫痛甚至骨折。因復發機率高,在過去僅能不斷靠外科手術刮除,幸虧目前有一種單株抗體藥物,能抑制蝕骨細胞的骨質再吸收,並阻斷腫瘤刺激蝕骨細胞破壞骨骼,降低復發機率。

腫瘤復發性高 需長期追蹤治療

目前可使用的單株抗體藥物除了能抑制腫瘤生長外,也能使腫瘤鈣化,讓界線較清楚,手術治療時清除的機率也提高許多。此腫瘤在兩年內有較高的復發機率,所以在術後仍需持續追蹤。若是反覆復發或是無法開刀的狀況,陳偉武醫師也建議可配合使用藥物治療或是放射線治療。但放射線治療須注意5-10%造成癌化的風險,因此還是會希望患者長期追蹤,持續用藥才能有最佳控制機會。

微創治療使傷口更小 恢復期更短

骨巨大細胞瘤發生位置多臨近骨骼兩端及關節處,傳統上為保有正常關節活動功能,會限制外科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的機會。臺大醫院骨科部楊榮森主任為解決治療困境,致力於精進微創手術,不僅不需要再大面積的移除骨骼,也可更仔細刨除骨內的腫瘤組織,再搭配冷凍治療或化學性燒灼預防,可降低復發機率。

楊醫師分享一名罹患骨巨大細胞瘤51歲男性患者,這名患者的X光片中,可見小腿骨長達12公分的骨水泥填充,傷口癒合卻僅一小道疤痕,患者也能保有自己的膝關節,實在是病患的福音。醫師也提醒民眾,即便外科治療再成功,都不能掉以輕心,按照醫囑定期回診,平常注意防跌防摔,也能與常人無異,維持良好的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0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春夏交際正是跳蚤壁蝨的繁殖季節,雖然現在人類因新冠肺炎很少外出,但仍有機會把外面環境的跳蚤、壁蝨帶入家中,讓毛小孩們極癢難耐,最嚴重恐怕導致死亡,亞洲小動物獸醫師聯盟協會主席譚大倫提醒,讓寵物戴防蚤項圈就能移除困擾。   譚大倫解釋,不要認為寵物沒有外出就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肺炎延燒,歐美醫療先進,然而一些國家死亡率高過中國,歐美重症醫療有何問題?北榮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陽光耀12日分析,美國加護病床數數一數二,但疫情發展太快,不足容納所有病人,加上美國人均一般病床數偏低,許多輕症患者只能在家治療,待病情太重才送至加護病房,不容易搶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個孩子都有能力去學習世界上的每種語言,甚至若為敏感耳朵的孩子在牙牙學語時,就可聽見世界上所有語言的基本音素,但很快嬰兒就只學習發生在他生活周邊的人使用語言裡的聲音; 《真實的快樂》一書的作者馬汀.塞利格曼指出,雖沒有證據顯示新生嬰兒擁有能力去學世界上所有的語言,但孩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4日表示,實名制2.0第五期網購自4月15日起開始預訂,除原本成人口罩外,將試辦網購4-8歲小童立體口罩,民眾一樣透過Emask口罩預購系統預訂。另外因成人購買兒童口罩比例過高,將恢復兒童口罩購買年齡限制,16(含)歲以下之健保卡才能購買兒童口罩。1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