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病毒疫情升溫 首都台北遭襲破千

腸病毒疫情升溫 首都台北遭襲破千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依健保資料顯示,從6月4日至7月1日,臺北市腸病毒門診、急診就診人次已由671人次攀升至1132人次,已突破臺北市流行預警閾值960人次。

臺北市腸病毒疫情 持續升溫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全國通報36例,確診4例,臺北市通報9例,都不是重症,但近期仍有檢出EV71陽性輕症病例,顯示社區仍有病毒活躍。另外,臺北市從6月4日至7月1日,校園通報數也由132人次增加至243人次,持續呈現上升趨勢,臺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應加強防範腸病毒感染,勤洗手為預防腸病毒最有效方法。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表示,臺北市已進入腸病毒流行警訊期,而5歲以下幼童為腸病毒併發重症高危險群,提醒家長,外出返家、接觸幼兒前,務必先洗手更衣,尤其是幼托機構,更應落實通報、加強環境清潔,並落實生病學童在家休息,托嬰中心、產後護理之家也要做好感染管制措施。

為加強腸病毒衛教宣導,臺北市衛生局製作腸病毒動畫短片,已登載於衛生局官網/主題專區/疾病防治/腸病毒疫情資訊/重要訊息,歡迎民眾及幼托機構下載運用。

徹底清潔環境 減少腸病毒傳染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進一步表示,為加強各幼托、托育機構腸病毒防治,臺北市衛生局在今(106)年4月流行季前,結合教育局、社會局及12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跨局處聯合稽查,截至7月6日止,已查核48家幼托機構,其中20家不合格,約占41.6%,查核問題包括漂白水濃度配置錯誤、出缺勤或消毒紀錄不完整、未追蹤學童發燒病因、共用毛巾擦手及使用錯誤成分漂白水等,經複查,16家已完成改善,另4家待複查。

臺北市衛生局指出,流行警訊期間,也將持續輔導幼托、托育機構,並請各託育機構加強教具、玩具清潔、消毒工作,將漂白水與水以1:100比例稀釋,再擦拭環境、徹底清潔,若班級內有學童感染腸病毒,其嘔吐物、分泌物應以漂白水:水=1:50進行環境消毒,避免疫情擴散。

小孩一旦出現重症跡象 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臺北市衛生局也提醒家長,預防腸病毒最重要為勤洗手,暑假親子出遊時須加強手部清潔衛生,若發現幼童疑似有手足口症、疱疹性咽峽炎或腸病毒感染等徵兆,應請假在家休息,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同時應留意病童是否有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性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

當發現重症跡象,建議家長掌握黃金治療時間,務必儘速帶小孩至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臺北市共9家:臺大、北榮、三總、北醫、馬偕、國泰、新光、聯醫和平婦幼院區、萬芳)或大醫院就醫。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9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微創手術愈來愈進步,現在髖關節骨折患者也能受惠,以往傳統手術傷口大,至少要臥床1星期;如今,透過微創髖關節骨折手術,多數患者術後3天就能下床走路,但醫師提醒,此手術非人人可用,當患者髖關節骨折位移不大、骨折位置不高,及骨折非相當粉碎才適合。 髖關節骨折 增死亡風險 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16年「台灣國際醫療展覽會」與「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於19日閉幕,雙展同期於世貿一館展出,吸引超過1,200名國外買主來台觀展,展覽四天共有超過6萬人次進場參觀。主辦單位外貿協會協助國外買主媒合台灣廠商,進行一對一採購洽談會,現場成交金額約2千6百萬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關節脫臼不僅會讓患者疼痛難耐,若未及時處理,甚至會引發缺血性壞死,導致後續的治療難度提高,因此若身體有不同部位的傷害,應多科合併治療,才能讓病患獲得最完善的照顧。 未處理脫臼致疼痛 一位81歲謝先生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院治療,因腦部有輕微出血,住院期間醫師專注其腦部狀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