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癌患者化療免不孕 醫:術前可先凍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33歲的毛小姐,兩年前因血便、排便會疼痛、時常有便意卻排不出來等症狀而就醫,經診斷竟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第二期。由於毛小姐腫瘤位置鄰近肛門,醫師建議裝設人工造口並進行化療;然而,毛小姐卻因術後可能導致不孕而猶疑。醫師指出,對於這類需化療的患者,可採取術前凍卵的方式,預防術後不孕的問題。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癌症十大癌症,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四年蟬聯首位,儼然已成為國人癌症死因的頭號殺手。每年約有近萬人為了延續壽命,被迫得接受永久性或暫時性的人工造口手術,也就是所謂的「人工肛門」。

台北醫學大學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表示,人工造口是一種為了延續腸癌患者壽命不得已的一種手術方式,也就是將腸道中的某一部分拉出來到腹部表面,形成一個替代性肛門;又可分為永久性造口與暫時性造口。

魏柏立主任解釋,當腫瘤已嚴重侵害肛門括約肌,造成手術必須切除肛門括約肌才能完全清除腫瘤的患者,則需以永久性造口替代肛門;而暫時性人工造口通常是為了保護手術後的腸道,讓腸道能夠暫時性的休息,待病患腸道健康完全復原後,即可將放置於體外的腸道關閉並放入體內。

而早期醫療不發達,約有40%的直腸癌病患必須接受永久性的人工造口;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已可透過手術前的放射及化學治療、還有肛門括約肌分離術和機械手臂的運用,成功降低人工造口手術施行的比例,並保留肛門的功能。去年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甚至只有6%的直腸癌病患需要做永久性的人工造口。

當腫瘤位置鄰近卵巢或睪丸,化療時的化學物質便容易導致患者不孕、或是增加基因突變的機率,不少女性患者因此不敢積極治療,進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魏柏立主任強調,目前醫界普遍會建議年輕患者,在進行化療前可先取出精子、卵子冷凍冰存起來,等到將來想生孩子時再以人工受孕的方式,如此便可解決術後不孕的困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3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已定義肥胖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控制;門諾醫院為能使員工擁有像粉紅豹一樣纖瘦身材,特別舉辦一連串員工減重活動,全院減重目標定在500公斤,該院甚至還請來拉拉熊與粉紅豹玩偶,希望大家能隨時起身動一動,扭一扭,讓體重輕鬆減。 門諾醫院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炎炎夏日加上暑假來臨,各大游泳池、水上樂園紛紛推出優惠製造商機,為吸引民眾,業者推出「穿著比基尼優惠入場」噱頭,連台北市的公立游泳池也依樣畫葫蘆,推出比基尼之夜免費入場。今(5)天民間女性團體特別招開記者會痛批:業者利用女體的偷窺慾望來行銷,表面上「免費」,實則「消費」女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放暑假了!莘莘學子們在長達二個月的暑假中,有何計畫?大林慈濟醫院則是有好多位學生來此做志工,有的在院內送病歷、協助病人就醫,還有人到院外的安養院關懷老人,來服務的學生們都覺得不但利人還利己。「阿公、阿嬤,我來表演一首歌給你們聽!」十七歲的王觀媮在安養院裡用著不太流利的台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日前國光生技與台北榮總共同獲得衛生署疫苗開發案補助,合作開發H7N9疫苗,今天該公司特別招開記者會宣布疫苗發展進度,配合衛署時程,今年8月將進入動物實驗,10月完成後進入二期人體臨床實驗,預計9個月內,也就是明年初進入第三期臨床,最快待明年年底取得藥證。國光生技發言人潘飛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