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癌標靶治療訣竅 多點基因檢測延存活

腸癌標靶治療訣竅 多點基因檢測延存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傳出多位名人罹患直腸癌的消息,大腸癌的高發生率,必須受到更多的重視。新店耕莘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歐偉仁表示,大腸癌症狀多元,除常見的消化不良、腹瀉、便祕之外,也常有大便帶血、大便解不乾淨、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早期大腸癌以手術切除為主,再依病情決定術後是否需要輔助性治療,早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約60~80%;而轉移性大腸癌通常無法單純以手術根除,必須配合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五年存活率下降到10%左右,因此必須及早發現以避免惡化。

歐偉仁說,一旦大腸癌的癌細胞轉移至其他器官時,治療大多會搭配標靶藥物,而選擇會影響到病患的存活時間。標靶治療屬於個人化醫療的一環,主要針對癌細胞的生長接受器,阻斷訊號傳遞,抑制癌細胞生長轉移;化學治療則是針對細胞分裂過程中的基因複製進行阻斷干擾,使正常細胞與癌細胞死亡,這是兩者最主要的不同。目前國內轉移性大腸癌的標靶藥物已有健保給付,歐偉仁醫師表示,以患者的基因檢測結果來選擇標靶藥物,是較佳的治療方式。

2014年8月國際著名期刊刺胳針(Lancet Oncology)所發表的研究指出,轉移性大腸癌病患若基因檢測確定為野生型,則第一線治療使用特定標靶藥物,其中位存活期可達近 29 個月;若改採「多點基因檢測」,將檢測位置增加到六個常見位置,而都沒有發生突變的話,則病患在使用特定標靶治療的中位存活期可達到 33 個月左右,4個月的差距在臨床上還是有統計意義的。因此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來用藥的個人化醫療是大腸癌的治療趨勢。

歐偉仁強調,過去研究顯示大腸直腸癌患者當中有家族病史的不超過兩成,主要成因還是年齡與飲食生活習慣所致,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乃是良策。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糞便篩檢,遇有異常之檢驗報告,切不可諱疾忌醫,白白耽誤診治良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常有家長深怕孩子會有發展遲緩,因而會帶著孩子到醫院求診,就醫原因多半以語言遲緩、認知遲緩、過動等居多。草屯療養院兒童精神科醫師吳孟寰表示,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有遺傳、染色體基因異常、先天性疾病、早產、腦部缺氧、營養不良、以及心理社會環境因素等等,皆可能影響兒童發展;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您喝下肚的是什麼奶呢?台南市衛生局鑑於日前地下工廠羊乳產品被驗出無羊乳成分事件,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及確保產品衛生安全,主動針對販售的羊乳產品進行抽驗,各項羊乳產品計18件,進行動物性成分檢驗,結果均驗出含羊乳成分,其中1件除羊乳成分外,同時檢出牛乳成分,與產品標示不符,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七十五歲的鄭姓老翁,日前因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加上不時就會感到暈眩、胸悶及心悸,導致基本生活受到相當大的影響,進而至院就醫,經檢查發現,原來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導致這些不適症狀。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微創主動脈瓣膜置換後,才解決胸悶、胸喘問題,同時也大幅提升生活品質。年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82歲的月桃阿嬤,過去曾從事剪髮工作長達四十多年,但十多年前因家庭因素,不再做剪髮工作,加上後來因罹患失智症,不但記憶退化、反應變慢,最後連生活都無法自理,常常一人獨處,不愛說話。身為女兒的施小姐,為了幫助月桃阿嬤重拾活力充沛的模樣,便帶著媽媽參加大林慈院舉辦的社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