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癌病友冬季進補 兩隻腳代替四隻腳

腸癌病友冬季進補 兩隻腳代替四隻腳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天氣轉涼,進入進補的季節,羊肉爐、薑母鴨、十全大補湯等百百種,大腸直腸癌病友到底可以吃還是不可以吃?營養師教你如何補的健康又暖和!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健康敵人,已經連續六年位居十大癌症榜首,但若能及早診斷、治療,早期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可達七到八成以上;臨床上發現,罹癌後若在五年內未復發,代表癌症有機會痊癒,但這段時間的飲食習慣是關鍵。

台灣癌症基金會賴怡君營養師表示,腸癌病友不用太忌口,以免營養不均衡,但也不能放縱自己大魚大肉的吃,應該以「高纖低脂」為最高原則,秋冬進補時,要注意食材的選擇,肉類部分,選兩隻腳的動物代替四隻腳的,白肉替代紅肉,並盡量選擇少油脂的里肌瘦肉部位,或是不帶皮的肉;主食類則可選擇全穀物,如糙米飯,以增加纖維質攝取;有添加酒類的鍋物,建議煮到酒精揮發再吃較佳。

另外,由於食品安全多,應避免油炸過的食品,遠離毒油威脅,也要避免火鍋餃類等加工製品,以天然食材為配料;另一大地雷是沾醬,藥膳料理專家林秋香老師說明,坊間薑母鴨、羊肉爐等,沾醬大都是醃製品且高鈉的豆瓣醬、豆腐乳,建議民眾不要再沾這些醬,吃補鍋原本的味道就好,如果真的想沾,可以用大蒜、蔥末、薑、醬油以及含有礦物質及添加香味的紅糖調製即可。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4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纖維肌痛症主要是因中樞神經傳導出了問題所致,患者會出現身體疼痛現象,且會常感到疲倦感,但檢查時卻多無異狀,疾病初期甚至難確診,容易使患者遭誤會,引起周遭親朋好友不諒解,反使生理疾病衍生成心理疾病,容易使患者感到挫敗或失望感,不得不輕忽嚴重性。 均衡飲食配合運動 舒緩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一位20歲的男大學生,背部一大片紅色疹子,奇癢無比,以為是濕疹,藥膏擦了一個多月無效,就像圓網一樣揹在後背上。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任梁仲彬表示,這是「色素性癢疹」,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濕疹、蕁麻疹或毛囊炎,口服抗組織胺或擦類固醇藥膏,對它是無效的,唯有口服抗生素才能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及其後遺症,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因肝病死亡,其中七成由B肝造成,兩成與C肝有關。不同於B肝已全面施打疫苗預防,威脅大幅降低,屬RNA病毒的C肝病毒主要透過血液、體液直接接觸而傳染,生活中常見的輸血、共用針頭、刺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4歲的國中男生沈迷於網路遊戲,假日更是廢寢忘食,收假後早上爬不起來,不想回學校,當父母沒收網路和3C產品時,便出現脾氣暴躁、髒話連篇,無法收心上課,家長帶到兒童心智科門診後,醫師診斷為網路成癮,建議住院治療,而在會談過程中發現父母也是手機重度使用者,提醒家長應以身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