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纖維肌痛症患者 應學習和疼痛相處

纖維肌痛症患者 應學習和疼痛相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纖維肌痛症主要是因中樞神經傳導出了問題所致,患者會出現身體疼痛現象,且會常感到疲倦感,但檢查時卻多無異狀,疾病初期甚至難確診,容易使患者遭誤會,引起周遭親朋好友不諒解,反使生理疾病衍生成心理疾病,容易使患者感到挫敗或失望感,不得不輕忽嚴重性。

均衡飲食配合運動 舒緩身體疼痛

纖維肌痛症患者,除了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和諒解,最重要還是要懂得照顧自己且愛護自己;彰化基督教醫院麻醉部疼痛科臨床心理師劉玲均指出,像是可從平時生活習慣改變開始,在飲食上應減少刺激性的食物,包括乳製品都應減少食用,且配合運動的習慣,加上正常的作息,睡前盡量避免使用3C產品,嘗試放慢步調,最重要還要配合規律就醫。

透過冥想 讓纖維肌痛症患者學習放鬆

劉玲均進一步說明,至於在心理健康上,患者因為身體病痛緣故,容易影響生活運作,可能會使心理狀態經歷焦慮、憂鬱,甚至社交受挫等經驗,且情緒恐和疼痛相互影響,當疼痛增加,心理負面情緒可能也會因此增加,這時患者可透過冥想方式,來練習放鬆情緒,且可多參加社團活動,尋找支持生活的動力來源。

多點關心和支持 讓患者找回自己

患者也可藉由接受心理治療時,在治療師的陪伴和支持下,學習放鬆的技巧,都有助於改善情緒;劉玲均呼籲,纖維肌痛症患者,生理和心理息息相關,除了周圍家人朋友應多給予鼓勵關懷外,患者也應適時尋求專業人員幫助,懂得和疼痛和平相處,就能找回生活中的自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當發生癌症骨轉移時,即定義為癌症末期,病患的療效會變差、存活期變短,經常引起劇烈疼痛,嚴重降低生活品質,脊椎轉移造成脊椎塌陷而壓迫到神經,造成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負重骨骼如下肢大腿骨或小腿骨的病理性骨折,則會使病人失去運動功能,而高血鈣症,會導致病人的意識不清,造成病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幼稚園開學已經三週,緊接著小一新生入學即將登場,每年國小校園迎來小一新生,都會看到部份穿著新制服的新生,眼淚汪汪拉著父母,不肯進教室的場景。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師提供4個妙招,安撫容易緊張的孩子,讓他們提早跟「分離焦慮」說再見。 4個處理程序開心上學去 小孩天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28歲年輕男性在結婚前做健康檢查,竟然發現肝臟左側有一顆12公分腫瘤,屬於末期肝癌,只有5、6個月可活,如果使用X光放射線治療,器官損害面積過大、受損範圍很廣,可能連腸胃都會受到波及,只能接受標靶治療,經過長庚醫院團隊專業評估,這名患者較適合接受質子放射治療,搭配...

閱讀詳情 »

這個人背脊的地方長了一顆感染性腫瘤,醫生先在囊腫上方劃下一刀,使裡面的白色膿液可以流出來,等內部的膿流都清理完畢後,接著就把傷口縫合起來。雖然過程看似簡單,但擠壓膿液的過程實在是越看越痛阿,你想想要把裡面東西清乾淨有多麼的難,也是需要一些技巧與力道的~ 影片稍有噁心畫面,請小心觀看!!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