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胃不適吃益生菌緩解? 錯當萬靈丹使用恐加重病情

腸胃不適吃益生菌緩解? 錯當萬靈丹使用恐加重病情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30多歲上班族林小姐,常因加班導致3餐不正常,時常吃完晚餐就立刻睡覺,一到假日就睡到中午,再跟三五好友聚會吃大餐。因工作忙碌,即使出現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脹氣,甚至胸悶的情況頻頻發生,也沒時間到醫院就診,除了自行購買胃藥外,還食用益生菌,希望能調整體質。


周休假日為了紓解工作壓力,每晚都吃大餐配手搖飲料,導致整天胃脹、胃痛又便秘,為了改善症狀,就自行增加益生菌的用量,結果脹氣更加嚴重而就醫,才發現患有胃食道逆流。


坊間的廣告常宣傳益生菌可以改善腸胃不適、改善過敏體質,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有些含有益生菌或酵素的市售產(藥)品其實屬於指示用藥,應在醫師、藥師或藥劑生的指示下才能使用,如果使用指示藥品3天後,仍無法改善症狀,就應該就醫治療,不宜拖延。


益生菌是1種對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包括: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等,常被標榜為可以重建胃腸道菌叢,改善腹瀉、便秘的益生菌或酵素產品。但是在眾多產品中,只有經過科學驗證,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的藥品許可證才能宣稱療效;或是通過健康食品許可申請,有小綠人標章,才能標示保健功效。民眾購買時也需透過醫療人員的評估,使用合適產品,對症下藥,才不致於適得其反。


近年科學研究也發現,過去被添加在益生菌食品的「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部分菌株經證實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並可能帶有抗生素抗藥性基因。因此,為避免產生抗藥性致病菌的風險及維護國人健康,衛福部針對這2種菌株發布使用限制規定,未經確認其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提醒民眾,購買市售益生菌保健類食品前,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以免花錢又傷身。


藥害救濟基金會強調,益生菌非萬靈丹,腸胃不適時應儘速就醫找出原因,由醫師開立適當的藥品。購買含益生菌、酵素食品前,建議諮詢醫療人員,不要擅自購買來源不明的益生菌產品,並特別留意產品成分及許可標章;若服用任何含有益生菌的藥品或食品後,發生任何不適的情形,應諮詢醫療人員或就醫治療。平日也要多注意生活習慣,像是細嚼慢嚥、進餐規律、定時定量、減少腸胃負擔,透過適度運動與適量蔬果,促進腸道蠕動。


更多NOW健康報導
▸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夏天減肥好難? 營養師私藏TOP10燃脂食材大公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近半人口喝酒後容易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宿醉等症狀,又稱為酒精不耐症,主要因缺乏酒精代謝酵素所導致,且亞洲人因特有的基因變異,導致比例高於白種人;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酒精不僅會引起不耐症,長期有飲酒習慣,也可能埋下對健康的傷害,甚至造成社會及家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相對全球各國,在邊境封鎖與個案管控政策下,台灣新冠肺炎傷害相當小,但隨著各國疫情減緩,邊境政策勢必有所改變。台大公衛學院建議,可以動態評估他國疫情狀態,針對不同地區的入境者判斷風險高低,若有必要最好同時檢測不同病毒,除確認有無新冠肺炎病毒外,不同地區的流行病毒也應一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台灣連續11日0確診,新北市政府18日宣布放寬防疫措施,開放室外500人以下、室內100人以下之場館,除校園及親子館外,可不用戴口罩。 另外,口罩實名制3.0版第8輪預購於今天上路,預購日期至本周三(20日)止,取貨日期則是5月25日至6月7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WHA)線上會議訂於臺北時間本(5月18)日晚間6時召開,台灣仍未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出席,外交部長吳釗燮及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於18日在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中,共同表達台灣政府嚴正不滿的立場。病毒不分國家 缺台灣防疫有破口衛福部陳部長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