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腸躁症~適合吃與不適合吃的食物

腸躁症症狀不同,常見腹瀉、便祕、脹氣等,針對腹瀉和便祕,飲食上有些食物適合吃,如魚、全麥、優格、穀類、米飯…;有些食物不適合,如辣椒、巧克力、柑橘、洋蔥等,可以藉由飲食調整改善喔!
腸躁症~適合吃與不適合吃的食物
據國外研究,曾列舉腸躁症患者「適合吃」與「不適合吃」的食物:
★適合吃的食物:有魚、全麥、優格、穀類、香蕉、綠蔬、麥麩、義大利麵、非柑橘類、米飯。
★不適合吃的食物:有辣椒、巧克力、柑橘、牛肉、乳酪、蛋、洋蔥、韭蔥、堅果、白麵包、乳品。

症狀不同,食物選擇不一樣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腸燥症患者症狀包括容易腹痛、腹脹、噁心及排便習慣改變(腹瀉和/或便秘);在食物選擇上,凡是容易產氣(如豆類),容易刺激腸胃(如咖啡、酒精,過甜、過鹹、過油、過辣),不容易消化(如糯米製品)的食物皆不宜。

如為腹瀉型患者,應少吃高纖、有潤腸效果食物,如竹筍、黑白木耳、秋葵,以及屬性寒涼的瓜果如鳳梨、木瓜、火龍果、奇異果等;反之,便秘型患者就可以多吃上述食物。

賴怡君營養師指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低FODMAP飲食,是有效控制腸燥症發作的有效方法,低FODMAP飲食也被證明可減輕疲勞、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

FODMAPs是以下幾個單字的縮寫:Fermentable(可發酵的)、Oligosaccharides(寡醣)、Disaccharides (雙醣)、Monosaccharides (單醣)、And(以及)Polyols (多元醇)。

賴怡君強調,除了乳醣不耐症者應少吃乳製品,人體缺乏消化寡糖的酵素,易腹脹者也應盡量減少進食高寡醣食物,包括麵包、麵條、洋蔥、大蒜、蘆筍、柿子、桃子、蘋果、西瓜、腰果、開心果等堅果。

腸躁症主要來自腸道神經系統的過度敏感,而自律神經系統(交感與副交感)又會影響腸道神經系統。患者最好試著改變緊張的生活型態,規律作息、充足睡眠、多做有氧運動、改變多慮個性,減少腸胃承受太多壓力,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陳時中因為防疫表現傑出,在抗疫一年多以來,迅速累積政治人氣,屢屢遭點名可能是未來市長大選的大黑馬,如今國內又有調查指其民調高居政治人物第二位,今(21)日下午主持例行疫情記者會時,陳時中在媒體追問有無參選意願時?第一時間脫口而出「那是以後的事情」,但似乎察覺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籍航空驚爆有2名貨機機師雙雙染疫,且感染源不明,公布當下無法排除本土感染的可能性,引發極大關注,不過,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1)日回應媒體時透露,相關接觸者的採檢結果已陸續出爐,「有驗的大概都陰性」、「看起來本土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是在昨公布新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AZ疫苗今(21)日正式開放民眾「自費接種」,首周預約近4千人的搶打人潮是真的!北部多家醫家中心上午門診一開診,預約要接種AZ疫苗的民眾幾乎都到了,包括台大醫院、馬偕醫院一大早就都有近百人報到,多數都是為了出國工作或留學的民眾。衛福部長陳時中也開口,當然有可能再加碼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真的嗎?泡茶加蜂蜜,甜甜的喝竟然會要命?網路近來流傳一則嚇人的訊息,內容指「純蜂蜜不可以和茶葉一起喝,否則會造成心血管栓塞」,讓食藥署看了都搖頭!特別出面闢謠,強調傳言沒有根據,要民眾不要再相信、再轉傳。 食藥署是在食藥闢謠專區特別撰文針對網傳「純蜂蜜不可以和茶葉一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