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造口袋未貼合 易使皮膚發炎照護難

腸道造口袋未貼合 易使皮膚發炎照護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腸道疾病或外傷導致需要安置「造口」來進行排便,但若未妥善執行,可能導致糞水外洩,不僅會使周遭皮膚發炎等,更引發照護困難。一名男患者因為造口袋無緊密貼合,逾 4 年未能安心療養,經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診治,移動造口,改善患者生活。

男子車禍後造口安置不當 糞水滲漏

22 歲謝姓男子四年前因車禍腹部嚴重鈍挫傷,緊急手術切除壞死腸段,靠「造口」,即俗稱的人工肛門排便;未料當時造口袋無緊密貼合,導致糞水外漏情況嚴重,使負責照護他的母親必須隨時清理長達 1500 個日子,患者及母親皆無法妥善休息、身心俱疲。

手術移動造口 耗 8 時處理腸道嚴重沾黏

經由慈濟社區志工訪視關懷,轉診至臺中慈濟醫院由邱建銘協助,進行手術剝開沾黏、重新縫合斷端,並把小腸位置移到右側肋骨下緣拉出造口。但由於沾黏狀況嚴重,手術挪動造口 5 公分,卻花了 8 個小時進行清理治療。邱建銘說明,由於腸道內狀況嚴重,必須耐心整理,並突破小腸跟肚皮的沾粘,縫合反覆發炎造成的 2 公分厚疤痕。

造口調整成功 改善照護者與患者生活

術後男子及母親終能喘息,並能更簡單照料,同時改善行動阻礙,未來能轉換藉由輪椅活動,不必整日臥床。對此,邱建銘指出,由於造口一天會分泌 1500 毫升糞水,且含有消化酵素,常使皮膚侵蝕變紅,照顧困難,但患者竟然無任何傷口摩擦跡象,顯現出母親照護的用心及辛苦;盼透過這樣的改善可以讓兩人擁有更好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1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不少人到澳洲、紐西蘭旅遊,一定會買綿羊油、鴯鶓油當伴手禮,回台後分送給親朋好友;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這類動物油富含蛋白質成分,容易引起肌膚過敏反應,有過敏體質者最好不要使用,以免加重過敏情形。 國人瘋購綿羊油、鴯鶓油 南半球的的澳洲、紐西蘭,總給人純淨的印象,標榜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郭姓女模吸毒暴斃事件,引起民眾關注,在這件事件中,有心人以飯店等做為吸毒場所,也成為注目焦點。臺北市衛生局曾頒布「臺北市拒毒營業場所標章申請及執行作業原則」,自105年3月1日開始實施,廣邀願意配合反毒政策業者合作,推動拒毒標章,至105年,共有123家商家完成認證。...

閱讀詳情 »

在過去,養兒育女是很自然的事,孩子的過敏及過動問題,也沒有現在這麼多。但是,你知道嗎?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平均每6-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估計約30萬對夫妻正面臨不孕的困擾;而有過敏(含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困擾的孩子,比率更高達50%,換句話說,每2位小朋友中,就有1位患有過敏性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