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瀉拉警報!「這病毒」好發於秋冬,當心群聚感染

腹瀉拉警報!「這病毒」好發於秋冬,當心群聚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諾羅病毒好發於秋冬季節,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及群聚通報件數,均高於去年同期。群聚事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請民眾應注意個人手部衛生及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腹瀉群聚感染增加 36起為校園通報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 10月27日至11月2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26,558 人次,略高於2017及2018年同期,但低於2015及2016年同期,近4週腹瀉就診人次呈現上下波動趨勢;全國近四週共接獲55起腹瀉群聚通報,較9月份呈現上升趨勢,高於去年同期,其中36起為校園群聚;55起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

噁心、發燒等情形 症狀持續1至10天

疾管署表示,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經由吃到被污染的食物飲水、手部接觸等受污染的物品,碰觸自己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通常感染後1至3天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

病患污染物品 漂白水加水擦拭清洗

為降低病原傳播風險,疾管署提醒,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

注意食品衛生 疑似有症狀需在家休息

此外,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正確洗手;烹製菜餚應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應分開處理,並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若有疑似症狀應在家休息,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如需外出應配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延伸閱讀】

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高醫引進核磁共振新技術 放療精準又升級

重訓不練腿增血管硬化風險 醫界推AI教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0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1)日下午15時40分,59.5萬劑牛津AZ疫苗由泰國抵達台灣,效期到今年12月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第7輪疫苗增加開放28歲至23歲,曾登記民眾預約,9月3日10時開始至4日18時結束。 ▲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第7輪疫...

閱讀詳情 »

2021.08.31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8月31日為止,已經有835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子恩報導】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上健身房重訓已成為許多重訓愛好者的日常。不過,因疫情緣故,也有許多人選擇在家自主重訓,在沒有教練指導的情況下,更要小心運動傷害的造成。繼上篇介紹肩夾擠的分類、以及應該避免的高危險動作後,此篇繼續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土城長庚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新竹報導】華碩電腦與新竹臺大分院宣布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將以AI創新科技深化醫療語音辨識系統,快速完成精準病歷紀錄,提供高效能臨床服務及行政會務工作,開創語音病歷新紀元。此外,新竹臺大分院也同步導入華碩Zenbo Junior平台,發展社區高齡長者關懷與長照規劃願景。 華碩營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