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痛以為腸胃出包 竟是腎結石卡「管」

腹痛以為腸胃出包 竟是腎結石卡「管」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1歲蘇小姐,腹痛斷斷續續超過一週,從左上腹痛移到左下腹部,以為是腸胃問題,至腸胃科檢查卻沒找出原因。後來出現排尿困難、急尿、不停想上廁所,至泌尿科求診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及雙側腎臟都有結石,且有中度腎積水現象。台灣結石發生率約佔人口的5%,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20-50歲之間。罹患過一次結石後如果沒適當預防,一年內有10%機會復發。

結石卡的位置不同 症狀也不同!
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尿液的流動是由腎臟經輸尿管流至膀胱再排出體外,輸尿管中有三個較狹窄的位置,結石可能無法通過,分別是輸尿管上端與腎盂交接處、輸尿管中段與腸動脈交叉處及輸尿管末端與膀胱連接處。

結石在輸尿管上端除血尿外還會引起劇烈、陣發性的腰痛,有時會併發反射痛出現在下體。結石在輸尿管中段會引起腰痛、腹痛,疼痛位置會隨著結石下移而改變。結石在輸尿管末端與膀胱連接處,因膀胱持續受刺激,會產生尿意感,出現急尿、頻尿等症狀。此外結石引起的疼痛在改變姿勢時,疼痛感不會消失,有時連止痛針劑也不一定能緩解痛感。當輸尿管完全阻塞超過3週,會造成不可逆的腎功能傷害,且泌尿系統有細菌感染、結石阻塞時,就有菌血症、敗血症的風險,應儘快解除阻塞。

結石的診斷方式會經由尿液分析檢查、腹部X光、超音波、靜脈腎盂攝影檢查、電腦斷層攝影、輸尿管鏡檢查…等視病況使用,待確認結石的位置再安排後續治療。輸尿管結石倘無感染、腎積水等相關併發症,可考慮使用體外震波碎石,加上藥物治療,讓結石自行排出。結石若已引起阻塞、腎積水,甚至嚴重泌尿道感染發高燒時,則須儘早處理。除控制感染外,可使用輸尿管鏡作體內碎石,並置入輸尿管導管(雙J管)作引流,以降低腎臟內壓力,減少腰痛及腎功能損傷。

預防結石 平時應多喝水並觀察尿液顏色
日常生活可觀察尿液顏色,水量足夠時應為淡黃色,倘顏色變深就應當增加水分補充。七、八月天氣炎熱是結石的好發時機。結石在腎臟內未必有症狀,倘有腹痛且排尿習慣發生變化,像是急尿、頻尿、尿不出來等時,要當心有結石的可能。結石卡在泌尿系統中可能會引起感染發燒,長期會對腎臟造成傷害,當已有相關症狀時應積極治療。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延伸閱讀】每天腹瀉二十次 蹲廁所彷彿蹲苦牢原來是這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曾張口卡住感到疼痛嗎?或是在吃飯咬硬物時感到耳朵前方疼痛等現象,其實可能是顳顎關節症候群惹禍。恩主公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黃婷愉醫師指出,顳顎關節症候群主要是因耳朵前方的顳顎關節、周邊組織及咀嚼肌肉群疼痛功能受限所呈現的諸多症狀,大部分患者多合併肌肉方面與關節內部結構的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大腸癌多好發於50歲以上,又以男性居多,但隨著飲食習慣改變,臨床上好發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安南醫院中醫部黃千甄醫師指出,大腸癌發生率已連續十年盤據十大癌症之首,除了約15%因遺傳所引起,其他像是包括肥胖、糖尿病、抽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精緻飲食等因素,有都可能埋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吞嚥食物時,你也會感到喉嚨卡卡嗎?小心除了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也恐是食道癌徵兆。一名50歲婦人日前進食時感到喉嚨卡卡,且帶有點沙啞,起初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導致,自行吃了好幾個月的苦茶油伴麵線,以為能改善症狀,沒想到卻開始有嗆咳症狀,就醫檢查發現食道有顆有顆約8公分的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歲末年終,即將迎來團圓圍爐的年節,不少新婚夫妻或大齡婦女常常要面對長輩殷殷關切:「你們什麼時候要生?」這對於正在努力中、或已經積極「做人」,肚皮卻仍然沒有動靜的女性而言,無疑在生子的壓力下更霜上加霜。 不孕成因分2大類 氣瘀是主因 一般而言,女性不孕症成因可歸納為外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