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痛發燒檢查出膽管結石 置放支架免開刀也能成功解危

腹痛發燒檢查出膽管結石 置放支架免開刀也能成功解危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53歲何先生,因腹痛、發燒及黃疸就醫,經檢查發現為膽管結石及總膽管狹窄,無法經由膽胰管內視鏡移除結石。醫師說明各項治療建議後,何先生選擇以膽管置放支架引流膽汁,惟需定期檢查及置換支架;並因結石未清除,導致膽管反覆發炎,需經常住院治療,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及生活。台北榮總引進免開刀電震碎石術(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何先生接受治療後成功移除結石,終於擺脫反覆發炎、重複住院的困擾。


腹痛發燒檢查出膽管結石 置放支架免開刀也能成功解危

▲膽結石示意圖。(圖/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


膽管結石切除術後風險高 支架只能每3個月反覆更換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李癸汌醫師表示,以往針對膽管結石太大或膽管結構異常的病人,僅能在阻塞的膽管放置支架進行膽汁引流,或手術切除部份膽道。但切除部份膽道後需與腸道做吻合,風險較高且可能出現術後併發症,如膽汁滲漏或腸沾黏等,至少需住院7日。


另隨著人口年齡的老化,多數膽道結石的患者年紀較大且常合併多種慢性病,並不適合進行手術。如果選擇單純置放支架只能緩解膽汁阻塞的問題,無法完全根治結石的問題,加上支架會隨著膽汁的積累造成堵塞,患者只能每3個月反覆進行支架更換。


小探頭針精準碎石 無須開高且風險較低


李癸汌醫師說明,電震碎石術(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使用不到1毫米的探頭進入膽胰管內視鏡,醫師可直視針對結石狀況,利用電擊爆破所產生的水波進行脈衝碎石,將碎石移出膽管,隨糞便排出病人體外,脈衝的能量隨著距離遞減,不易對膽管內的組織造成傷害。


平均所需時間約1小時,快則20分鐘,大部份患者僅需1次治療,不需開刀,減少手術風險與併發症,安全性高,僅需住院2日,恢復期及住院期短,並使用拋棄式膽胰管內視鏡,完全杜絕交叉感染的風險,對於高齡合併多重慢性疾病不適合進行手術患者尤佳,為困難膽管結石治療新選擇。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耳鳴與糖尿病有關? 每10名耳鳴患者就有1人是糖尿病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疫情期間固然應提防病毒上身,避免感染,卻也導致長者們大大減少出門活動的意願,一旦活動量驟減,恐加速活動能力退化與認知功能的下降。知名皮鞋企業足健康醫學團隊鄭融物理治療師提醒,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素質、免疫力都會因為衰老而退化,尤其中高年齡層的族群通常在冬天時活動量較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根據統計,台灣近視人口近1000萬人,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當下,許多人深受戴口罩眼鏡起霧、鏡架歪斜等困擾。部分民眾有意採用近視雷射矯正視力、擺脫眼鏡,但糾結於手術安全性及效果,更好奇為何「眼科醫師自己不做近視雷射?」。近視雷射安全性備受認證 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術後穩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65歲的水果店老闆,上了年紀又有牙周病,牙齦萎縮,下顎只剩下3顆好牙,做了假牙配戴多年,始終覺得不舒服,且身為聯誼會會長的他很重視門面,在太太建議之下去做了下顎All-on-4全口速定植牙,怕痛的他本來很擔心過程會不舒服,更擔心術後恢復過程難熬,沒想到當天即完成療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是必然的過程,積極治療可延緩復發!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雖然無法被治癒,平均2-3年就會復發,所幸現今藥物都可有效延緩復發與提高存活時間,過半數患者存活超過5年以上,提醒復發時,千萬不要沮喪,積極治療都能如期恢復,並配合適量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