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腹脹不是病?當心是癌變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腹脹不是病?當心是癌變警訊!

83歲的吳老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史,因腹脹多日至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急診求診,接受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竟是因為惡性腫瘤造成阻塞與腹脹。

腹腔鏡手術傷口比傳統手術小很多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嘉倫表示,傳統手術是用剖腹的方式切除腫瘤,因在腫瘤阻塞的狀況下腸子會腫脹,手術傷口至少都會達到20公分以上。加上腸子腫脹,醫師先在肚臍內劃1公分傷口,確定大腸沒有因阻塞而造成壞死,之後在右上腹開一個約5公分傷口做一暫時性的造口,並在術後安排大腸鏡切片確診。

吳老先生腹脹情形在術後改善良多,飲食也漸恢復正常,經過2週的調養,腸子消脹後,安排「腹腔鏡大腸腫瘤切除手術」,利用4~5個0.5~1公分的小洞,置入器械至腹腔內將腫瘤取出、週邊淋巴清除並實施腸道重建,最後依腫瘤的大小由腹壁一個約5~7公分的傷口將腫瘤取出,傷口比傳統剖腹手術動輒20公分以上的傷口小了許多。

傷口小、視野更清晰

吳嘉倫醫師表示,若吳老先生在第1次手術接受傳統剖腹手術,因當時腸道腫脹,手術的傷口一定超過20公分,微創手術的好處不只是傷口小,視野在進步的科技下,由光纖傳送至高畫質的螢幕上,可以將病灶處看的很清晰。

同時因為傷口小,病人術後的疼痛也較傳統手術輕微,自然願意較早下床,可縮短術後住院的天數,加快術後回復正常生活的速度。手術部份健保有給付,但有些衛材需自費,增加手術安全及縮短手術時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恬妞愛拍戲,身強體壯時不會想退休,她不諱言現在多拍一點戲,也是為未來存下更豪華一點生活的本錢。 要退休或變老,恬妞的想法是:「一定要把自己安排好,絕不拖累孩子。」愛家人就是把自己過得好,怎樣才算過得好?恬妞說要適合自己,她覺得這輩子做最對的一件事,就是不勉強自己。 「人嘛,不能老是道聽塗說,別人說...

閱讀詳情 »

臺灣逐漸步入高齡社會,各種銀髮需求與社會問題也應運而生,其中最需要關注的就是「失智症」。大家可能會想問,是否有保險能夠保障到失智症的狀況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進一步認識失智症。 失智症是什麼?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主因是腦細胞退化,造成記憶力及其它神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年關將近,若不想讓大魚大肉破壞身體平衡,又想滿足口腹之慾,怎麼吃就成了一個大問題!「過年」飲食,最容易忽略主食類與蔬果類的攝取,一段假期下來,常使體重、血壓、血糖及血脂控制失衡,就讓營養師來教你健康吃、輕鬆過好年。 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4.1% 斗六成大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熟女注意!預防子宮頸癌應從定期檢查做起,根據國民健康署103年的統計,子宮頸抹片檢查推廣10年來,死亡率排名仍居女性死亡率的第7位,成年女性自身清除HPV能力逐年降低,可見成年女性感染致癌型HPV、形成中度「子宮頸原位癌」的風險較大。 定期抹片、病毒篩檢、疫苗接種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