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部悶痛半年 竟是胰臟癌作祟!

腹部悶痛半年 竟是胰臟癌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

57歲陳先生不菸不酒,但平常工作忙碌,曾罹患十二指腸潰瘍,2014年8月,開始感覺腹部悶痛,接受許多檢查,還是找不到病因,拖了半年,轉往大醫院做電腦斷層、抽血檢查,才發現罹患第二期胰臟癌,所幸經過治療後,情況已大幅穩定。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指出,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確診時多已擴散至肝臟或淋巴腺等其他器官,也因此向來有發生率等於死亡率的說法。

成大醫院外科部及臨床醫學研究部主任沈延盛醫師則說明,胰臟癌很容易被忽略,而黃疸、上腹部悶痛、長期血糖失控,甚至背痛、偏頭痛等,都可能是胰臟癌的早期警訊。

目前胰臟癌二線用藥有新選擇,醫師表示,新劑型藥物是以「微脂體」包覆主要成分,進入腫瘤後,才釋放高濃度成分、發揮作用,由於到腫瘤病灶才釋放,對正常組織傷害較小,藥物副作用風險也明顯減少。

另外,因應2016年11月17日世界胰臟癌日到來,也為了提升大眾對胰臟癌的認識,台灣胰臟醫學會特別推出胰臟癌衛教宣導微電影,改編自真實患者故事,希望能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開,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不少人在唱著這首歌時會特別感傷;其實,想要讓青春小鳥復返,也是有辦法的!專家指出,睪固酮是人體最主要的雄性荷爾蒙,而肥胖與壓力是造成睪固酮低下最主要原因。所以,減肥且多吃幫助睪固酮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乳癌盛行率高,女性危機感也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一旦觸摸到乳房硬塊,便會擔心罹患乳癌,十分緊張地到醫院就診。事實上,乳房腫塊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而90%的乳房腫塊都是良性的,雖然有10%的機率是惡性腫瘤,但只要及早發現與正確治療,可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乳房出現腫塊 常見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之前播出的韓劇「Doctors醫生們」,在台灣獲得不錯迴響,其中第一集開場的橋段即是帶入了神經外科最戲劇化的疾病「硬腦膜外出血」(epidural hemorrhage,也有翻譯為硬腦膜上出血);劇情描述32歲黑道大哥,與人鬥毆後頭皮有撕裂傷,送到急診時神智清楚,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少人都有椎間盤突出或是長骨刺的問題,不是有脖子痛、肩頸痠痛,就是有下背痛或是腰椎痠痛到直不起身;然而,一旦說到要做脊椎手術,很多人都害怕,因而都會能不做手術,就不要手術。到底何時會需要手術治療呢? 骨頭退化 會出現椎間盤突出與長骨刺 為何會出現椎間盤突出與長骨刺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