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腿部痠痛發麻 恐是血管或神經出問題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臨床上,常見腿部痠痛的患者,出現足底發麻,且伴隨灼熱感等現象,甚至嚴重無法行走,且許多患者會懷疑自己是否是末梢循環出現問題;物理治療所院長陳俞州指出,其實腿部若出現痠痛、腳麻等現象,主要是因血管或神經出問題兩種因素所導致。

若為血管引起的腳麻,恐和糖尿病與動脈硬化相關;陳俞州院長表示,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就會誘發周邊血管病變,而動脈硬化的形成機轉和低密度膽固醇太高有關,包括高血壓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除了透過控制血糖、膽固醇等,也應配合飲食和運動的方式,可有效舒緩症狀。

院長陳俞州進一步說明,另外包括腰部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骨刺等,則屬於中樞神經問題引起的下肢疼痛,可透過腰椎牽引、中頻干擾電刺激等物理治療,其中脊椎滑脫,則應進一步接受醫師評估後,在依據患者的症狀程度接受不同的治療方式。

其實像是骨折、壓傷、神經炎等,都可以藥物及配合物理治療的方式,促使神經恢復;陳俞州提醒,腿部出現麻痛的原因較多樣化,患者最好諮詢專業醫師的檢查和評估,才能對症下藥,舒緩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1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關將至不少好朋友不管是清除家中堆積雜物大掃除,或是長途旅遊開車,或是久坐追劇玩遊戲後,常在診間抱怨腰酸背痛問題。安南醫院復健科洪啟堯醫師表示,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高達八成五的成年人一輩子至少經歷過一次下背痛,任何時候一個月內發生下背痛到影響日常活動更有二成三的比例。常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腹瀉是嬰幼兒常見的問題,症狀可能以水便的型態呈現,如果是再大一點的孩子,一天2~3次軟便,就可以算是腹瀉了。但倘若只是排便習慣上的正常變異(尤其是完全哺餵母乳的新生兒),儘管是頻繁的排便,仍不能稱為是一種疾病。腹瀉的定義是在一天之內有軟便或水便的狀況而且排便三次以上,症狀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孩子開始呼朋引伴 「轉大人」徵兆青春期(10歲到25歲) 比較不再順從父母的同時,變得比較注重同伴的意見。但孩子究竟是跟什麼樣的同伴在一起,家長也要很注意,因為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類腦部有大量的模仿神經元,「有樣學樣,沒樣自已想」,所以古代孟母三遷是真的符合腦科學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服用抗凝血劑病人謹慎吃「長年菜」!除夕圍爐家人團聚,一同大吃滿漢全席,桌上除了要有整尾的魚象徵年年有餘外,一定還會有一盤「長年菜」,象徵延年益壽。藥師提醒,若長期有心血管疾病,且正在服用抗凝血劑香豆素(Warfarin)者,除了大魚大肉要適量外,就算是吃蔬菜也要十分小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