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膝蓋卡卡、走路疼痛… 骨質流失了嗎?還是關節炎?大有差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走路的時候,膝關節總是覺得卡卡?走久了還會覺得痛?這究竟是骨質疏鬆還是退化關節炎,千萬不要傻傻分不清,國內醫師門診觀察發現,不少上了年紀的女性,常把關節問題誤以為是骨質流失引發的,忽略了把握時間就醫治療。

今年57歲的王太太就是一例,體型較福態的她,拖到健檢時才開口問醫生「最近走路的時候,膝關節總是覺得卡卡,走路久了還會覺得痛,是不是我的骨質流失得很嚴重?」接受X光檢查才知道膝關節腔已有輕微變窄現象且有疼痛,已符合退化性關節炎表現。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表示,門診中類似病人其實不少,常把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混淆。事實上,「骨質疏鬆」指的是骨質密度下降,如果出現身高變矮、彎腰駝背、脊椎疼痛時就需要當心,後續容易造成骨折或骨裂。

而「退化性關節炎」則是在關節處有發炎,造成關節疼痛不適、影響關節的靈活度,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關節僵硬、疼痛難耐,使關節活動受到侷限,影響到日常的活動。

沈彥君指出,退化性關節炎因為名字有「退化」一詞,容易使人誤解只有銀髮族才會發生,但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推估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且隨著運動風氣盛行,很多人的膝蓋常會不當使用,年齡層早由60、70歲逐漸下降,門診不乏3、40歲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

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原因除了與退化相關,長時間固定使用特定姿勢(常見於家庭主婦、美髮業、教師等)、體重過重也是常見原因。沈彥君提醒,其中肥胖不僅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率,也會加速病程的進展以及有較差的預後,得特別注意。

醫師強調,膝關節時刻承受壓力,遠超過一般人想像,若能透過例行健康檢查觀察肉眼看不到的骨骼組織變化及留意身體細微變化,並及早接受治療,能夠有效減緩症狀,也能避免或延緩走到置換膝關節這一步。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寒假模式」專養宅孩子? 半數兒少只花時間線上聊天、打電玩

老人做牙齒矯正是浪費錢? 牙醫師曝不早做「下場恐倒一排牙」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英國研究顯示,停經後的婦女如果每天吃四分之一個以上的葡萄柚,得乳癌的風險超過一般人百分之三十。 大陸中國國際電台引述「英國癌症雜誌」研究報告說,英國研究人員調查了四萬六千名已停經的婦女,其中有一千六百多名婦女患有乳癌。 在研究中,婦女們就自己在過去幾年中每天食用葡萄柚的數量進行了回答。結果發現,其...

閱讀詳情 »

小兒濕疹​ 入夏以來,小兒的濕疹又犯了,在他的左右肘內側出現密集的丘疹,時而瘙癢,有時把皮膚都撓破了。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這個毛病去年也得過,中間用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明顯,就這樣好好壞壞,折騰了一夏天,到了秋天自己總算慢慢好了。查過一些資料,濕疹的確很頑固,沒有特別好的方法,...

閱讀詳情 »

天氣冷颼颼,「吃補」成了台灣人養生、禦寒的方式之一。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楊淑君表示,冬天的確是適合吃補的季節,但需依照不同體質做調整,才能達到保健的效果,若選錯藥材和食材,或補過頭,還不如不要補。中醫師游明謙更指出,民眾不要以為吃幾次補就能發揮效果,依照體質的變化「慢慢補」,才能讓身體功能變好,達到治...

閱讀詳情 »

米粉湯裡煮得軟嫩的油豆腐、很多人愛吃的零食豆乾,以及料理經常用到的豆皮、油皮驗出使用禁用染劑「二甲基黃」,再度重創食安信心。豆製品是餐桌上最常出現的食材之一,我買的豆製品有沒有問題呢?趕快去拿試劑回家試試!‧多家豆製品驗出含禁用染劑 德昌食品的產品被香港驗出含有禁用染劑「二甲基黃」,經追查,發現源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