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關節受損是否開刀? 專家:應先考量「關鍵因素」

膝關節受損是否開刀? 專家:應先考量「關鍵因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有膝關節損傷或疼痛的困擾嗎?但接受醫師詳細評估治療時,又擔心接受手術後又存有一定風險,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Robert F. LaPrade)在《膝關節修復全書》一書中就建議,在做出開刀最後決定前,不妨先對自己提出一些重要問題,像是對診斷結果有信心嗎?傷有可能自行痊癒嗎?以及開刀與不開刀情況下,走向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又有多大等問題,再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正確治療膝關節問題 前提得先獲正確診斷

首先,想用正確的方式治療你的膝關節,你一定要先有個正確的診斷結果。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解釋,透過透過全面的檢查,以利醫師給予正確治療建議,接著則是了解自己膝關節受損是否能自行痊癒,若無法自行痊癒,恐怕就得透過手術修復它,這時可進一步詢問醫師過去個案作參考,才能了解每一種可能治療方式的利弊得失,為自己選擇最好的結果。

評估膝關節受損帶來影響 開刀非必要治療選擇

此外,要不要開刀,不僅得評估受傷程度、年齡,包括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生活型態等都得納入考量。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在書中提及,這時你可以想想膝關節損傷後,失去了哪工能?又會對現在或未來生活帶來什麼影響?並與醫師討論需要恢復哪些失去的功能,再來由醫師建議規劃出一套最能滿足個人需求的治療方法,要記住,即便曾有個案因膝關節受傷而開刀,也不代表自己的情況就得開刀治療。

年紀輕患者創傷時間長 建議應積極治療

膝損傷病人必須考量的另一項因素則是退化性關節炎,因為一旦罹患,將會不斷侵蝕膝關節的功能,因此務必給予損傷最好的治療,以預防關節炎發生。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說明,這時年齡就是開刀或不開刀的關鍵,主要因年紀輕的病患,身體處在創傷後狀態時間越長,因此,相較於年紀較長的病患,建議需要積極或侵入性的治療較佳。

了解傷勢與治療方式 選擇信賴醫師開刀

至於手術成功率有多高,背後恐涉及太多因素,尤其傷勢較嚴重者,治療成果就越難預測。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在書中強調,整體健康狀態是影響治療成果一大因素,換句話說,沒什麼病痛、保持健康體重的病患,治療成果會比體弱者好很多,當然也得包含對醫師指示的服從度、術後是否認真執行復健等都可能影響手術成功率,雖然沒人能保證手術能解決問題,但前提只要能充分了解傷勢和治療方式,並選擇信賴醫師開刀,那麼就應該樂觀看待預後。

【延伸閱讀】

生完小孩變胖不要急 賴睿昕醫師揭產後減重3大觀念

不只久站久坐要注意靜脈曲張 『這族群』更容易忽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7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鎮瀾宮附設鎮瀾兒童家園公益網站,因委託軟網公司遭駭客入侵,捐款人資料外洩,將近有300位捐贈者接到詐騙電話,至少8人受害遭騙90多萬元,今(26)日7大公益團體召開聯合記者會,共同呼籲愛心捐款人,務必留意詐騙訊息,警政署統計1至6月已有11,447件詐騙案,財損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發,主要藉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而傳染。小時候若曾感染水痘後康復,病毒可能會躲在神經節中,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當年紀增長或因疾病、壓力導致免疫力低下之際,病毒就容易活化,造成復發。由於帶狀皰疹患者發病時身上會長出密集帶狀排列的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隨著疫情趨緩,警戒逐步解封,教育部日前宣布中小學9月開學將以「實體上課」為主,希望能讓學子盡快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但疫情風險仍然存在,如何讓校園防疫實施到位,引發各界熱切關注。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個月內「開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A女想讓自己的胸部更豐滿,皮膚更水嫩,便自行每天服用蜂王乳。半年後發現胸部觸摸常常有疼痛感,偶而還會摸到一團硬硬的不明腫塊,害怕是乳癌趕緊就醫檢查,發現是多顆乳房良性纖維囊腫。女子因害怕開刀隨即前往中醫診所治療,經過兩個月治療,乳房疼痛感已無,情況明顯改善。纖維囊腫常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