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卡車輾過,慢性疼痛難忍 輪椅國標舞冠軍靠「脊髓刺激療法」重生

卡車輾過,慢性疼痛難忍 輪椅國標舞冠軍靠「脊髓刺激療法」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林先生在軍中服役時被卡車輾過,骨盆腔碎裂,經過大手術,左腿截肢,半身癱瘓,但這段經歷沒有打倒他,反而促使他成為台灣輪椅國標舞冠軍。想不到術後10多年,殘肢產生嚴重神經節疼痛,長年折磨幾乎要他倒下。所幸經過臺北榮民總醫院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劉康渡醫師評估,在各種治療都無法緩解下,採「脊髓刺激療法」,調節脊髓神經疼痛訊號,終能與痛共存。

難治型慢性疼痛 好發脊椎手術後遺症

劉康渡主任說明,慢性疼痛多是神經性疼痛,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定義,神經性疼痛是神經系統任何部位損傷造成的疼痛,若超過六個月以上,經過藥物、復健、針灸、針劑、介入性神經阻斷等治療都無效,就屬於「難治型慢性疼痛」。

至於慢性疼痛的原因,劉康渡主任提到,包含脊髓、周邊神經損傷、感染,或者代謝疾病引發神經發炎(如糖尿病),甚至中風都可能是病因,不過臨床最常見於脊椎手術後遺症,因脊髓沾黏、損傷,出現疼痛症候群。

「階梯」式疼痛治療 止痛方式多元

疼痛治療採階梯式療法,劉康渡主任說明,初階屬於「傳統治療」,包含心理、藥物、復健、行為、中醫等治療;沒效則進入第二階「介入性治療」,針對神經疼痛的部位採輕度侵入性療法,例如針對引發疼痛的神經注射麻藥、類固醇等藥物,或以高熱破壞神經,進行神經阻斷(如電波熱凝療法);當第二階仍難控制疼痛,第三階以「手術」處理,可解決脊椎滑脫、壓迫造成的疼痛。

萬一手術仍無法控制疼痛,劉康渡主任表示,須進一階採侵入性較高的介入性治療─「脊髓刺激療法」。

脊髓刺激療法 調節不正常的疼痛訊號

劉康渡主任解釋,脊髓刺激療法是一種神經調控的療法,將一個電極線,植入脊髓硬膜的外腔,刺激中樞脊髓背部的神經纖維,調節傳導至腦部的不正常訊號,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手術又分成兩階段:

一、測試階段:

劉康渡主任提到,由於疼痛屬主觀感受,一定要病人先體驗脊髓刺激療法緩解疼痛的效果,在測試階段,是將電擊導線,以局部麻醉方式,植入到脊髓膜外腔,當下測試病人的感覺,如果電流有流入疼痛區域,代表手術順利。

接著電極會留在病人體內1-2周,外接一部電刺激器,病人可以調整電流的強度、頻率,醫師說,「疼痛降低50%以上就算成功,如果病人滿意,便會經病人同意接受永久植入手術。」

二、永久植入手術階段:

劉康渡主任指出,永久植入手術屬於微創手術,是把一片電極埋在脊髓硬膜腔外,電極會連接至神經刺激器,而刺激器則是埋在腹部肚臍附近脂肪層下方,提供電流給電極來刺激脊髓。手術完成後,病人須住院幾天,可根據疼痛程度,自行透過遙控器來調整電流大小,不痛時也可關機。

醫師補充,脊髓刺激療法幾乎無副作用,但其類似心律調節器,核磁共振等檢查會有限制,不過其它醫療檢查、日常生活的電器都不會影響,也可正常活動,惟輪椅者盡量不要壓迫腹部。

疼痛治療可以完全不痛嗎? 醫:目標緩解50%以上

「國際疼痛研究協會指出,疼痛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醫療只能降低,患者必須與之共存。」劉康渡主任坦言,疼痛治療的成效視個人而定,若病人期望太高、合併憂鬱等情況,可能不符合預期,「疼痛不會百分百消失,目標是可以控制50%。」他透露,北榮10幾年經驗,60多例滿意度都很高。

醫師也強調,疼痛減緩後,可以搭配運動、復健、鎮定劑等其他方式,相輔相成,控制效果會更好。

痛起來要人命 醫師鼓勵耐心治療

「如果麻醉結束後還是痛,醫師可以讓我永遠不要醒來嗎?」許多疼痛患者灰心喪志,國際對疼痛研究投入很多,藥物、儀器等治療推陳出新,包含被譽為治療神經性疼痛的最終武器─脊髓神經刺激器及大腦皮質刺激器。

劉康渡主任呼籲患者,求助醫師找出疼痛的原因治療,絕對可以緩解疼痛,平常也能從事喜歡的活動,讓不舒服的感覺降到最低。

【延伸閱讀】

疼痛纏身治不好 六旬婦人經脊髓電刺激療法有效緩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北中山醫院是目前全台極具規模,由超過200位醫師擔任股東,共同組成的「開放型醫院」,日前舉辦創院40週年院慶。在競爭激烈的健保體制,及各大醫學中心夾殺下,台北中山醫院秉持視病猶親的服務型態,加上由資深主治醫院親自照護患者,獲得廣大民眾好評,未來將致力轉型人文關懷醫院...

閱讀詳情 »

  via www.storyofakitchen.com 蜂蜜配生薑,男女老少都適合飲用,每天早晨及入浴前各喝一次,連續喝兩個月後,體質明顯改善,腰圍變細,體重可減輕約十公斤,皮膚變得細嫩,堅持飲用生薑蜂蜜水一年以上,臉部和手背等處的老年斑就會明顯改善,或消失,或程度不同地縮小...

閱讀詳情 »

拒當外食族也可能每年吃下兩公斤農藥?! 蔬果還能越吃越健康嗎? 美國環保工作團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簡稱EWG)在「最骯髒12蔬果」(Dirty Dozen)最新報告指出,2016年農藥殘留最嚴重的蔬果,草莓首度超越蘋果居首。而行政院消保處近期抽驗火鍋店火鍋食...

閱讀詳情 »

說到牙結石,很多人可能不甚了解,以為只有在人體內部如膽囊、腎髒等區域才會形成結石,殊不知牙齒上結石其實更為常見。正是由於人們對牙結石的存在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其潛在危害也沒有被人們所察覺,直到它引起齲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並引發嚴重後果,人們才後悔莫及。本期開始,小瑞將帶大家認識牙結石這一口腔中的大惡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