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卡車輾過,慢性疼痛難忍 輪椅國標舞冠軍靠「脊髓刺激療法」重生

卡車輾過,慢性疼痛難忍 輪椅國標舞冠軍靠「脊髓刺激療法」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林先生在軍中服役時被卡車輾過,骨盆腔碎裂,經過大手術,左腿截肢,半身癱瘓,但這段經歷沒有打倒他,反而促使他成為台灣輪椅國標舞冠軍。想不到術後10多年,殘肢產生嚴重神經節疼痛,長年折磨幾乎要他倒下。所幸經過臺北榮民總醫院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劉康渡醫師評估,在各種治療都無法緩解下,採「脊髓刺激療法」,調節脊髓神經疼痛訊號,終能與痛共存。

難治型慢性疼痛 好發脊椎手術後遺症

劉康渡主任說明,慢性疼痛多是神經性疼痛,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定義,神經性疼痛是神經系統任何部位損傷造成的疼痛,若超過六個月以上,經過藥物、復健、針灸、針劑、介入性神經阻斷等治療都無效,就屬於「難治型慢性疼痛」。

至於慢性疼痛的原因,劉康渡主任提到,包含脊髓、周邊神經損傷、感染,或者代謝疾病引發神經發炎(如糖尿病),甚至中風都可能是病因,不過臨床最常見於脊椎手術後遺症,因脊髓沾黏、損傷,出現疼痛症候群。

「階梯」式疼痛治療 止痛方式多元

疼痛治療採階梯式療法,劉康渡主任說明,初階屬於「傳統治療」,包含心理、藥物、復健、行為、中醫等治療;沒效則進入第二階「介入性治療」,針對神經疼痛的部位採輕度侵入性療法,例如針對引發疼痛的神經注射麻藥、類固醇等藥物,或以高熱破壞神經,進行神經阻斷(如電波熱凝療法);當第二階仍難控制疼痛,第三階以「手術」處理,可解決脊椎滑脫、壓迫造成的疼痛。

萬一手術仍無法控制疼痛,劉康渡主任表示,須進一階採侵入性較高的介入性治療─「脊髓刺激療法」。

脊髓刺激療法 調節不正常的疼痛訊號

劉康渡主任解釋,脊髓刺激療法是一種神經調控的療法,將一個電極線,植入脊髓硬膜的外腔,刺激中樞脊髓背部的神經纖維,調節傳導至腦部的不正常訊號,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手術又分成兩階段:

一、測試階段:

劉康渡主任提到,由於疼痛屬主觀感受,一定要病人先體驗脊髓刺激療法緩解疼痛的效果,在測試階段,是將電擊導線,以局部麻醉方式,植入到脊髓膜外腔,當下測試病人的感覺,如果電流有流入疼痛區域,代表手術順利。

接著電極會留在病人體內1-2周,外接一部電刺激器,病人可以調整電流的強度、頻率,醫師說,「疼痛降低50%以上就算成功,如果病人滿意,便會經病人同意接受永久植入手術。」

二、永久植入手術階段:

劉康渡主任指出,永久植入手術屬於微創手術,是把一片電極埋在脊髓硬膜腔外,電極會連接至神經刺激器,而刺激器則是埋在腹部肚臍附近脂肪層下方,提供電流給電極來刺激脊髓。手術完成後,病人須住院幾天,可根據疼痛程度,自行透過遙控器來調整電流大小,不痛時也可關機。

醫師補充,脊髓刺激療法幾乎無副作用,但其類似心律調節器,核磁共振等檢查會有限制,不過其它醫療檢查、日常生活的電器都不會影響,也可正常活動,惟輪椅者盡量不要壓迫腹部。

疼痛治療可以完全不痛嗎? 醫:目標緩解50%以上

「國際疼痛研究協會指出,疼痛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醫療只能降低,患者必須與之共存。」劉康渡主任坦言,疼痛治療的成效視個人而定,若病人期望太高、合併憂鬱等情況,可能不符合預期,「疼痛不會百分百消失,目標是可以控制50%。」他透露,北榮10幾年經驗,60多例滿意度都很高。

醫師也強調,疼痛減緩後,可以搭配運動、復健、鎮定劑等其他方式,相輔相成,控制效果會更好。

痛起來要人命 醫師鼓勵耐心治療

「如果麻醉結束後還是痛,醫師可以讓我永遠不要醒來嗎?」許多疼痛患者灰心喪志,國際對疼痛研究投入很多,藥物、儀器等治療推陳出新,包含被譽為治療神經性疼痛的最終武器─脊髓神經刺激器及大腦皮質刺激器。

劉康渡主任呼籲患者,求助醫師找出疼痛的原因治療,絕對可以緩解疼痛,平常也能從事喜歡的活動,讓不舒服的感覺降到最低。

【延伸閱讀】

疼痛纏身治不好 六旬婦人經脊髓電刺激療法有效緩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021年1月1日台灣正式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輸入,消基會發動的拒吃「萊克多巴胺」連署活動人數,至12月31日晚間7時30分達242,179人次,最近連署人數進入快速增加頻率,顯現消費者對於反萊豬議題的不安與憤怒。 消基會表示,經過4個月、5次與行政院、衛福部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你有聞到濃濃瓦斯味嗎?」、「你聞聞看這咖啡豆好香喔!」、「你怎麼都沒有感覺?」這些日常生活習慣場景,對於聞不到味道的人來說,旁人實在難以想像他們所處的遭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針灸科主治醫師張哲彬醫師表示,嗅覺異常原因眾多,造成障礙的成因可概括分為傳導性、中樞神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咖啡葉泡茶飲料今(5)日開放!衛福部食藥署今日正式公告「食品原料咖啡葉(Coffea arabica、Coffea canephora)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開放咖啡葉可製作成咖啡茶葉,用於現沖或罐裝等飲料產品,但違規最高處300萬罰鍰。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12歲女童因為右下巴紅腫熱痛兩天,家長帶其至耳鼻喉科門診就醫,醫師觸診時發現右下巴明顯腫脹,請女童張口發現她滿口的蛀牙且有些許的膿液從紅腫的牙齦縫滲出來,研判是不潔的口腔環境導致嚴重口腔蜂窩性組織炎合併膿瘍。此外,女童長期受到過敏性鼻炎之苦,家長便自行至藥局購買鼻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