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關節脫臼易傷血管 激烈運動宜小心

膝關節脫臼易傷血管 激烈運動宜小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熱愛運動的59歲陳女士,日前在運動結束前忽然腳部抽筋,跌倒時造成左腳膝蓋錯位,送醫做復位處置時發現血管斷裂,隨即轉診到大林慈濟醫院,在心臟外科與整形外科合力進行血管接合及筋膜切開術,總算讓她免除截肢的危機。

腳部急性血管栓塞 嚴重恐需截肢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黃世銘表示,膝關節後方窩中央深部有一個膕動脈,與股骨膕面及膝關節囊後部緊貼到小腿,再到末端小血管,因此膝關節脫臼或復位時容易損傷膕動脈,甚至變紫、變黑有截肢的危機。

黃世銘表示,一般腳的急性血管栓塞有五個症狀,首先會痛,甚至摸不到脈搏,接下來末梢組織會變比較蒼白,末梢會感覺麻木、異常疼痛、失去活動能力。而血管的處理需盡可能在黃金六小時內恢復灌流,減少缺血時間及對於四肢血管的損傷。

高強度拉扯運動 小心肌肉組織缺血

黃世銘指出,受傷後的肌肉組織急性缺血,如超過四個小時以上持續的腫脹,可能開始有軟組織壞死發生。黃世銘醫師緊急用腳上的大隱靜脈做繞道手術,將斷掉的血管兩端接合恢復灌流及脈動,讓組織恢復灌流,而因壓力上升有腔室症候群現象,由整形外科主任黃介琦在第一時間做筋膜切開術將壓力釋放出來,減低肌肉組織壞死及截肢的危險。

黃世銘醫師提醒,舉凡高強度拉扯的運動,可能影響關節活動,如足球、籃球、羽球、橄欖球等,或膝關節曾經受傷者,在活動時應加以護膝保護,可避免關節容易受傷脫臼,降低運動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看到小孩坐姿不良、站沒站相,家長要警覺,有可能是脊椎側彎了!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部主治醫師李易儒說明,青少年自發性脊椎側彎原因不明,但以女性居多,發生率約1至3%,最後進展到側彎角度大於40度的病人比例約有千分之4! 脊椎側彎多數發生於青春期前後 惡化機率高! 由於病人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血管彈性會因年紀增長而變差,隨著國人飲食西化,也讓血管硬化悄悄上身。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指出,血管狹窄程度較輕者,可採藥物治療;嚴重者則要進行血管繞道手術或球囊擴張術,甚至置入「血管支架」加以治療,常見的血管支架有金屬裸支架與塗藥支架兩大類。 球囊擴張式與自張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工作一忙碌,屁股黏在椅子上就過了大半天,滴水未進、尿量減少,小心尿路結石找上門!台灣尿路結石盛行率約一成左右,每十人就有一人為尿路結石患者,當體內水分不足,尿液濃度變高,當中的結晶體沉澱、濃縮,就容易形成結石。恩主公醫院泌尿科莊德彥醫師提醒,雖然尿路結石本身不致命,但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長期以來,大家都知道,體重超標與心臟健康狀況不佳有關,加拿大的新研究發現,超重也有可能會損害思維能力。這項新研究與數千名年輕、中年和老年人合作,發現體脂上升與心理健康回報減少有關,強調脂肪對快速思考能力的直接傷害,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twork...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