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膽結石年輕化 每十人就有一人

膽結石年輕化 每十人就有一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大部份膽結石都是因為高油脂高膽固醇飲食導致,而且膽結石有所謂的「F4」,也就是好發於女性(Female)、肥胖(Fat)、40歲以上(Forty),以及生產多(Fertile)者,是造成膽結石最常見的原因。然而,膽結石也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臨床上,就有一名二十幾歲女性體重七十多公斤,因為肥胖、膽固醇太高,出現疼痛症狀才來就醫。

膽固醇過高會造成膽結石

收治該名女子的新竹馬偕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政傑表示,很多人是因為膽固醇過高而造成膽結石,也有人是膽汁流得不順也會形成膽結石,維他命E缺乏也有可能,四個F是高危險族群,這名二十幾歲女子,就是因為肥胖、膽固醇過高導致。

吃完大餐會有上腹部不適感

通常膽結石小的時候不會疼痛,只會覺得胃有些悶悶的,但是膽結石變大時,就往往會出現疼痛;張政傑醫師指出,在飲食時,膽囊會收縮濃縮膽汁來幫助消化,如果膽囊中有石頭,收縮的時候就會造成絞痛,大部份人吃完大餐會有上腹部不適感,多會以為胃不舒服。

照超音波可發現膽結石

膽結石所造成的疼痛往往是在上腹部,很多人會以為胃不舒服去做胃鏡,但是照胃鏡並無法發現膽結石。張政傑醫師進一步指出,膽結石檢查最方便的就是照超音波,電腦斷層也可以檢查。由於吃完大餐後膽囊會收縮,膽囊會變扁;所以,要照超音波得要六小時不吃東西,才可發現膽囊正常的大小,至於要確認是否有結石,可經由超音波看到形狀是液體或是固體。

預防膽結石:少油、高纖、多喝水、多運動

張政傑醫師提醒,由於膽結石發生率高達百分之十,台灣大約十分之一的人都有膽結石,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症狀,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會有症狀;所以,若是上腹部有不舒服,應及早就醫診治。至於在日常飲食,應少油、高纖,預防膽汁過濃,改善高血脂與體重過重,多喝水、多運動,也可減少膽結石形成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7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好成績,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功不可沒,不但將所有疑似或確診者全部都掌握行蹤,同時也要匡列接觸者,竭盡所能把病毒封鎖在一定範圍,不讓疫情擴散。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鮮少露面的3位防疫醫師走上台,強調感謝所有曾經接受調查的民眾,讓台灣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面對新冠疫情,邊境的快速管制得到良好防範效果,然而後新冠疫情時代,如何鬆綁成為一大難題。而因邊境管制,境外學生權益嚴重受到衝擊,包含港澳、中國大陸、各國學生將近2萬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境外學生不在優先入境名單,目前政體政策方向就是境內鬆綁、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中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罹患肝癌、肝硬化,5月到高雄長庚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兒子捐肝救父,手術時間長達11小時,所幸術後情況良好,今(5)日上午出院。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1種慢性疾病」,呼籲大家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顏清標體型肥胖,年輕時又喜歡喝酒,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79歲的李老先生有三高病史,頭暈症狀持續了半年,不時還出現吐血狀況,家屬帶父親北上求診至少4次,奔波各專科之間仍找不出病因。直到上(5)月再次因吐血至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掛號;透過胃鏡檢查,發現竟是罕見疾病「胃腸道基質瘤」。所幸及時以手術摘除,杜絕其發展成惡性腫瘤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