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告奮勇前進防疫第一線 她用畫筆記錄新冠重症病房

自告奮勇前進防疫第一線 她用畫筆記錄新冠重症病房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曾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的澄清醫院住院醫師曾依晴,因新冠肺炎疫情返回台灣,在疫情嚴峻下,自動請纓前進防疫第一線,親手完成超過二千多人的篩檢,並進入重症專責病房工作,最特殊的是她用畫筆「記錄」團隊的辛苦,將大家澎湃的情緒,轉為共感的作品,記錄每個成功的努力。

篩檢超過二千多人 及早揪出陽性及早治療

疫情爆發到現在,由曾依晴親自篩檢已超過二千多人,每篩檢一個陰性的個案,她心中就升起一份信心,篩到陽性的人一定安慰他們還好發現得早,治療一定會沒問題。曾依晴說,她在乎的不是篩檢人數的多寡,而是給了最勇敢民眾正向的感受,減少受檢者的擔心及壓力,即使進了重症專責病房,給每個病人傳達家屬加油的話,看到病人更堅強的眼神,都讓她眼眶淚濕,醫病之間的感人互動,令她一生難忘。

用畫筆記錄感動 創作共感作品

曾依晴表示,她學醫沒學過繪畫,突然間想到用畫筆來記錄她心中的感動,當然不可能在病房裡作畫,偶爾利用手機拍下,有空時再轉為手繪,每一個筆觸都是由內心激發出來的,雖然自己不是專業畫家,但每一張畫作都是油然而生,或許只是一個個醫護的背影,卻是最勇敢和最熱情的畫面,以澎湃的情緒轉化為大家能夠一起共感的作品,想說的能做的,千言萬語盡在自己的畫作裡。

醫病關係見真情 一起努力戰勝病毒 

曾依晴強調,這段日子以來,醫護夥伴苦戰疫情,讓她在臨床和醫病關係成長很多,看見善良看見真情,當台灣需要我們的時候,她最想告訴大家:「我在這裡,和你們,一起努力。」

【延伸閱讀】

疫情宅家用眼成隱憂 學童近視控制不能等

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 生物製劑助化「癬」為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眩暈的發作突如其來,甚至有許多患者因此不敢出門遠行,但眩暈真的毫無改善對策嗎?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其實只要遵照醫囑、耐心服藥,不要擅自停藥,都能漸漸獲得改善,雖然也可以考慮手術方式,但由於接近腦部,術前必須審慎評估。以下針對網友常見5大眩暈問題加以解惑: Q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81歲的張奶奶早在7、8年前,就被南部一家大型醫院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當時的她只是右手輕微抖動,遵照著神經內科醫師開立的醫療常規用藥控制症狀,無奈後來仍無法阻止病情逐漸惡化。 細胞間質療法 可減少75%用藥 肢體變得愈來愈僵硬,最後甚至必須坐著輪椅,或只能被迫躺在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卵巢癌通常只有一次治療機會,最好不要復發,一旦復發,永遠都會再復發。」卵巢癌容易復發的特性,是患者與醫師的棘手難題,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癌科主任陳子和表示,邁入精準治療的時代,患者盡可能完成手術、化療標準治療後,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施行維持性治療,有助於預防癌症復發,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帶狀泡疹,也就台語俗稱的"皮蛇"或"捆身蛇",在以前傳統農業社會時,民間盛傳「生皮蛇要斬蛇頭」,所以患者發病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廟裡找濟公去斬蛇頭,其實正確第一件事就是要找醫師才對。免疫狀況差容易得皮蛇 越老越痛 初期發病時,可能會覺得不舒服或微燒,再來會神經抽痛,這種神經痛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