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自己的頭痛自己救!偶發頭痛若不當回事 2%恐淪慢性頭痛救不回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偏頭痛是不少人都有的長期困擾,有人一痛就是數十年之久,往往只能靠止痛藥緩解,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提醒,臨床上以女性較多,且好發於20至45歲,關鍵在於,偶發頭痛常被忽略,以致於有約2%的人演變成慢性頭痛,依臨床經驗觀察,初期好好控制,比後來要逆轉慢性頭痛,不論從經濟、生活品質、服藥次數等,都要相對輕鬆多了。

46歲的黃小姐就是典型案例,偏頭痛已經數十年之久,每個月往往得面臨頭痛發作2至3次,常常服用止痛藥緩解,但最近必須加重劑量才能控制;58歲的陳太太則頭痛長達20年,每日發作且必須天天吃藥,還合併有失眠及輕度憂鬱,門診檢查確認為慢性偏頭痛合併藥物過度使用。

林高章說,這兩例分別是陣發性及慢性偏頭痛的典型案例,時間是決定因素,差別在於,慢性為頭痛超過15天、且超過3個月,其中有8天以上為搏動性疼痛。

偏頭痛主要是由抑鈣基因相關胜肽(CGRP-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對於周邊及中樞刺激,造成血管擴張發炎,訊號經由三叉神經傳遞到腦部感受到疼痛的結果,因此以抑鈣基因相關胜肽為標靶的療法便成為治療偏頭痛的依據。

不過,林高章表示,由於藥物本身昂貴,多數醫師仍依據過往治療經驗,給予病人服藥並告知規律作息,以及減少氣候、睡眠、食物等誘發因子來達到控制偏頭痛的目的。

林高章說,今年3月起,健保已核准該藥物可用於慢性偏頭痛治療,先決條件病人必須服用3種以上藥物無效,且頭痛超過3個月,初期即可申請3個月,改善如果超過5成以上,才可繼續申請;他強調,沒有改善則無法繼續,須改用肉毒桿菌注射等其他治療。

林高章強調,自己的頭痛得自己救!唯有了解自己的頭痛、選擇適合的方式、參與治療計畫和紀錄頭痛日記,回診時和醫師一起討論,才有助於擺脫頭痛的困擾。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高雄疫苗量竟比重災區新北多? 「分配公式」曝光原來這樣算的

醫護奮力接生!懷孕32周染疫插管 剖腹搶救1500公克女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北市立美術館24日發出公告,表示接獲衛生單位通知,7月16日下午曾有確診者足跡,為確保參觀民眾、工作同仁安全,25日自主閉館一日,進行全館環境消毒;提醒該日下午參觀民眾進行自我健康監測,並將於27日(二)重新開放。針對網友詢問確診者出現足跡的時段,北美館回應,目前衛生機關僅告知為7月16日下午有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兩項疫苗最新決策。第一,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納入公費疫苗接種作業計畫;第二,經過專家多次辯論和討論,同意並開放疫苗混打。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的EUA,核准使用於20歲以上成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專家在今上午AC...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韓羽婕、王聿瀠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好消息是,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確診個案當中,居家隔離陽性有5例,有10例已知感染源,其中1例關聯不明,整體疫...

閱讀詳情 »

隨著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7/27至8/9暫降至二級防疫警戒,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臉書呼籲民眾,雖然是降級管制但還是不能鬆懈,也希望各店家業者可以配合政策,只有把「防疫做好,才能早日回到正常生活。」蘇貞昌透過臉書呼籲民眾,「防疫降級不是取消警戒,千萬不能鬆懈!」他表示週二(7/27)起,三級警戒降到二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