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下家庭暴力恐增加 臨床心理師5招助放鬆情緒

疫情下家庭暴力恐增加 臨床心理師5招助放鬆情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嚴峻,各級學校停課,許多人改為居家辦公,根據國外經驗發現,因封閉政策實施,家庭暴力的通報量也隨之增加。

疫情影響心情 適當紓解壓力很重要

民眾憂心疫情影響,壓力指數驟升,建議適時覺察自己的情緒,並維持日常作息正常,可多利用視訊、電話保持適當社交:若無法舒緩壓力,可撥打1925安心專線,而當發生或聽聞家暴事件,可立即撥打110或113保護專線。

5步驟照顧好情緒 防疫減少摩擦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游凱勛臨床心理師表示,在臺灣疫情逐漸嚴峻的情況下,為了避免經濟問題、不確定性等社會性問題及因封鎖政策所累積的情緒壓力及日常摩擦,提升家庭暴力發生的風險,民眾在做好防疫情況下,也希望能照顧好自己的心情,以下提供大家如何因應自己情緒壓力簡單步驟:

 (1) 覺察自己的情緒:

面對疫情傳播、經濟及照顧家人壓力,我們會有許多情緒,適當地感受自己的情緒,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試著問自己怎麼了,感受自己的身體緊繃、想法和情緒感受,來減低受到情緒影響自己的行為。

 (2) 照顧自己的情緒:

當感受到自身有太多的負向情緒時,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或判斷,這時不妨轉移注意力,暫時不關注疫情相關訊息或是離開壓力現場,做一些自己喜歡或是能讓自己平靜的事情,如玩遊戲、寫日記、腹式呼吸等,讓自己的情緒稍微得到舒緩。

 (3)維持生活日常作息:

面對疫情影響,生活充滿不確定感,這時維持生活的日常作息,有助於抓回生活的主控權,讓自己能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掌控自己的生活,可以試著把一些原本戶外的活動,以室內的方式進行。

 (4)適當的社會連結:

雖然因為疫情需要減少外出,但現在科技發達,可利用視訊、電話等方式來維持社交連結,在需要時,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絡,能互相支持,減低情緒壓力。

 (5)求助專業:

當上述方法仍無法舒緩情緒壓力,可撥打1925安心專線,讓專業人員協助您調整情緒。若在疫情期間,仍有家庭暴力的發生,基於家庭暴力零容忍之精神,如發生或聽聞家暴事件,可立即撥打110或113保護專線,尋求相關單位協助。

【延伸閱讀】

治療禿頭反不舉? 幸福醫師有解方

改善子宮肌瘤體質 調整情緒揮別熬夜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統計臺灣2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千人就有95人(9.5%)曾發生一次結石絞痛,而依國健局的資料,每年因為尿路結石造成的醫療花費大約是4.35億元,而因為結石治療後續造成的經濟損失則更加難以計數。 結石大反而沒有症狀 但恐影響腎功能 最典型的尿路結石症狀是腎絞痛,當發...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肉食是我們日常副食品之一,適當吃些肉類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但有些肉卻含有很強的毒性,可惜沒幾個人知道!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下,肉類的一些有毒部分,是絕不能吃的。 1、羊懸筋:羊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羊懸筋又稱蹄白珠,是一種串粒狀、圓柱形的組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陳小姐抱著滿2個月的寶寶來衛生所施打疫苗,但一臉憂愁,鬱鬱寡歡,完全沒有初為人母之喜悅,在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護士關心下,才知自己已成為「產後憂鬱症」的高危險群。部分婦女在生產後,會出現一些情緒低落或心情不穩定的現象,但常被忽視或沒有自覺,若出現症狀加重或久久無法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許多國高中的青少年受到同學刺激以及好奇因素影響,可能會開始學習抽菸,久而久之尼古丁成癮後,想戒菸更是難上加難,而長時間抽菸對身體的危害,更會造成社會及健保資源的負擔,對此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呼籲,千萬不可以把菸賣給未成年的青少年。 菸害防制法難落實 「菸害防制法」上路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