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 對症下藥很重要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 對症下藥很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現象,一種症狀,而不是一個診斷的病名。所謂抑制交感神經藥物,基本上也只是減少交感神經的作用,主要是讓心跳慢一點,血壓低點,並不是真正的治療。

自律神經系統控制的是我們的器官,包括分泌腺、心、肺、胃、腸等等。這些運作平常不為我們的意識所知覺,除非經過特殊訓練,也不受我們控制。因此自律神經失調確實會出現很多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會。

自律神經為何會失調呢?是自律神經生病了嗎?

自律神經所以失調並不是因為自律神經生病了,而是因為腦部調控自律神經的焦慮中樞出了問題,這就會造成過度緊張、交感神經異常表現、肌肉緊繃,難以入睡,與無法熟睡。

自律神經失調的起因有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亢進、或是由藥物引起,如某種支氣管擴張藥物,但是絕大多數還是焦慮性疾患所造成,如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或強迫症。如果覺得不適,請記得找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看病,不要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真正的治療要找到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才能治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4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PM2.5、空氣汙染問題嚴重,氣喘儼然成為兒童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每五位國小一年級的學童,就有一位小朋友患有氣喘!但父母不禁想問,我家孩子「沒有喘,只有咳,怎麼可能會是氣喘!」 台灣氣喘學會理事長江啟輝醫師表示,多數的家長、照護者,甚至是學校老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俗話說「多子多孫多福氣」,但近年來生活壓力大,許多女性朋友不僅晚婚,更怕小孩生出來無力負擔,北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小心卵巢癌找上門。 根據統計,以往被視為是更年期才發作的卵巢癌,近兩年半來,台灣40歲以下的病患比率已增至40%,發現時更有百分之七十五是第三期,甚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傳統口服或注射型糖尿病藥物,可能造成部分患者發胖;去年底,食藥署已核准國內第一個口服排糖藥物,可同時兼顧控糖、減重。醫師指出,此藥透過尿液排除糖分,不僅達到降糖效果,也能順便減重,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生力軍。 一名60多歲的陳先生,罹患糖尿病將近8年,儘管飲食斤斤計較...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想不到!秋天吃葡萄居然有這麽多驚人好處(奉送清洗方法) 秋季是吃葡萄的好時機,你經常吃葡萄嗎?吃葡萄有什麽好處嗎?葡萄該如何清洗呢?一起來看看。   吃葡萄有這麽多好處 1、預防心腦血管病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且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