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臺灣之光! 國衛院找到抗癌關鍵基因

臺灣之光! 國衛院找到抗癌關鍵基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陽明大學、中央研究院、高雄醫學大學、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等機構研究人員所組成的肝癌研究團隊,以榮陽團隊第四號染色體基因體定序為基礎,歷經十年努力,找到與肝癌有關的抑癌基因,並且發現一個新的癌症遺傳機制,將有助於未來發展肝癌風險預測、篩檢與個人化精準醫療新策略。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PLOS Genetics》。

過去研究發現,人類肝癌組織細胞在第四號染色體長臂的特定區間常出現對偶基因缺失,顯示這個區間可能有與肝癌形成有關的抑癌基因。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蔡世峯特聘研究員、林永豐博士以及跨機構成員,分析第四號染色體缺失區間的基因以及其變異,發展新的檢測方法找出三個與肝癌有關的抑癌基因 UNC5C, DKK2及ZGRF1。

比對DKK2基因序列

研究團隊分析比對癌組織細胞以及正常人細胞的DKK2基因序列,發現變異點出現在DKK2基因負責開關的啟動區域核酸序列,而不是在DKK2基因所作出的蛋白質結構。在大多數癌組織檢體均出現特定一個序列組合,檢測發現此序列組合會造成開關的啟動區域失效,進而讓DKK2基因的蛋白質功能無法正常表達。由於癌症細胞內部處於持續變動突變的狀態,會喪失正常有效的基因,留下功能缺損的部分以利癌細胞生長。台灣團隊推論,癌組織形成時傾向篩選留下功能不佳的啟動區域核酸序列,使得接續的DKK2基因抑癌功能下降,無法控制癌細胞生長。

未來可應用於肝癌的評估及偵測

此研究驗證了一個新的癌症遺傳機制,即癌細胞會藉由對偶基因啟動區域的篩選過程,影響抑癌基因的功能,最終導致肝癌形成。此項發現為探討肝癌發生機制帶來新的方向,未來將可應用於肝癌的風險評估與早期偵測,並且可望以此學理基礎發展肝癌腫瘤的基因分型分析,對病患加以分類,將有助於發展肝癌的個人化精準醫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9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北市一名中年男子,每到過年前夕,就莫名感到呼吸急促、肌肉緊繃、心悸,甚至全身發抖,原來某次過年時,他開車回老家恆春吃團圓飯,遇到大塞車長達4、5小時,身體極為疲累,讓他再也不想遇到同樣情況,才會每到過年前,身體出現異常反應。該男子自述,過年期間家人總會嫌台北天氣冷,希望...

閱讀詳情 »

絲瓜味甘、性涼,入肝、胃經,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潤肌美容、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調理月經不順等功效。絲瓜中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絲瓜水有“美人水”之稱。絲瓜中維生素...

閱讀詳情 »

魚鰓處發現的黃色顆粒,滲人吧,網上一查說是一種寄生蟲。 今天去菜市場買條鯽魚準備燉,回來洗的時候發現魚鰓的部位有黃色顆粒狀的東西,心想魚卵怎麼長到這裡了,就用水沖,可是沖不掉,才發現是長在上面的。 滲人,瞬間雞皮疙瘩一身。 洗的時候一碰,發現還在動,一看,原來是好多的蟲卵,嚇死我了,渾身的雞皮疙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