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社區關訪員 助精神病患重獲新生

社區關訪員 助精神病患重獲新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林先生是個精神病人,由年邁父母長期照顧,也讓父母心理壓力大,林先生時常不規則服藥及不固定回診,導致病情不穩定,工作也無法勝任,因無業生活面臨困苦,經由轄區公衛護士及社區關懷訪視員先行評估及檢視案家所面臨的困境與需求,協助案家連結社政之社會福利救助及勞政之就業,並時常提醒林先生需按時返診及規則服藥。如今林先生病情已獲得控制,且目前已穩定工作,生活也逐漸獲得改善,父母也在心理諮商的幫助下,壓力逐漸獲得改善。

關訪員助精神病人回歸社區

鑑於精神病人逐年增加之趨勢,各區公共衛生護士將會負責追蹤關懷,另外對高危機個案,再安排關訪員縝密關懷服務及資源轉介,每位社區關懷訪視員不僅需服務精神病人,同時也關懷自殺未遂個案。社區關懷訪視員追蹤關懷主要運用電話訪視及家庭訪視,讓精神病人建立規則服藥之習慣並順利回歸社區。

透過關訪員 降低疾病復發率

社區關懷訪視員透過訪視精神病人及其家屬瞭解精神病人精神狀況、病情變化、有無定期回診及按時服藥、建立精神病人之病識感、提供社區復健機構資訊、與家屬間相處情形等狀況,並提供諮詢及衛教家屬有關精神疾病的照護及給予心理上的支持、適時提醒精神病人規律回診及服藥、視精神病人的狀況轉介及連結勞政之就業媒合及社會福利資源轉介等資源,希望能降低疾病再復發率及再住院率,讓精神病人能回歸社區維持穩定的生活。

精神病可被治療

社會大眾往往以為精神疾病是「卡到陰」,而採取民間療法,如:求神問卜、收驚等等。另外,也覺得精神病人具有攻擊性,也有人認為他們是顆不定時炸彈,甚至認為精神疾病是傳染病,見到他們就避而遠之,民眾對精神疾病的無知,使精神病人在社會大眾眼裡成了人人害怕的對象。其實精神病人與大家一樣,只是生了以較不容易好的疾病,家屬無須感到羞恥,很多精神病人在接受治療後,是和常人一樣的融入社會及生活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9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放冰箱會致癌的食品黑名單: 21世紀的現在,絕大多數的家裡面都開始在使用冰箱了,一些多數的家裡面都開始在使用冰箱了,一些關於冰箱內存儲蓄物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哪些食物不能放進冰箱裡。你都造嗎?有些食物可能致癌,你又了解嗎? 香蕉:若把香蕉放在12度以下的地方儲存,會使香蕉發黑腐爛。 鮮荔枝:若將荔枝...

閱讀詳情 »

可能我們都還記得白毛女。白毛女的頭髮變白原因之一是不吃鹽,缺乏無機鹽和礦物質。日常生活中,我們是離不開鹽的。吃鹽可補碘,防止大脖子病,還能防治各種疾病。下面鳳凰中醫為大家盤點了鹽的30個功效,與您一起分享。 1.頭皮屑——你有頭皮屑,很煩……常用...

閱讀詳情 »

瑞典一項研究的結果可能會顛覆許多人對喝牛奶的看法。這項研究發現,每天喝至少三杯牛奶的婦女,之後二十年死亡的機率兩倍於每天喝不到一杯的婦女。同時,他們也發現,婦女骨折的機率隨著喝牛奶的量上升。這項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the BMJ)。 研究團...

閱讀詳情 »

「腦殘」是當今最流行的罵人字眼,不過從醫師的角度來看,的確也有「醫學級腦殘」的現象。醫師表示如果能預防醫學級腦殘發生,不但能夠延長壽命,也能減少失智症發生的機會,讓自己能真正「活躍老化」。 腦殘原因很多種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腦長期缺乏保養可能會使得記憶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判斷力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