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社區關訪員 助精神病患重獲新生

社區關訪員 助精神病患重獲新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林先生是個精神病人,由年邁父母長期照顧,也讓父母心理壓力大,林先生時常不規則服藥及不固定回診,導致病情不穩定,工作也無法勝任,因無業生活面臨困苦,經由轄區公衛護士及社區關懷訪視員先行評估及檢視案家所面臨的困境與需求,協助案家連結社政之社會福利救助及勞政之就業,並時常提醒林先生需按時返診及規則服藥。如今林先生病情已獲得控制,且目前已穩定工作,生活也逐漸獲得改善,父母也在心理諮商的幫助下,壓力逐漸獲得改善。

關訪員助精神病人回歸社區

鑑於精神病人逐年增加之趨勢,各區公共衛生護士將會負責追蹤關懷,另外對高危機個案,再安排關訪員縝密關懷服務及資源轉介,每位社區關懷訪視員不僅需服務精神病人,同時也關懷自殺未遂個案。社區關懷訪視員追蹤關懷主要運用電話訪視及家庭訪視,讓精神病人建立規則服藥之習慣並順利回歸社區。

透過關訪員 降低疾病復發率

社區關懷訪視員透過訪視精神病人及其家屬瞭解精神病人精神狀況、病情變化、有無定期回診及按時服藥、建立精神病人之病識感、提供社區復健機構資訊、與家屬間相處情形等狀況,並提供諮詢及衛教家屬有關精神疾病的照護及給予心理上的支持、適時提醒精神病人規律回診及服藥、視精神病人的狀況轉介及連結勞政之就業媒合及社會福利資源轉介等資源,希望能降低疾病再復發率及再住院率,讓精神病人能回歸社區維持穩定的生活。

精神病可被治療

社會大眾往往以為精神疾病是「卡到陰」,而採取民間療法,如:求神問卜、收驚等等。另外,也覺得精神病人具有攻擊性,也有人認為他們是顆不定時炸彈,甚至認為精神疾病是傳染病,見到他們就避而遠之,民眾對精神疾病的無知,使精神病人在社會大眾眼裡成了人人害怕的對象。其實精神病人與大家一樣,只是生了以較不容易好的疾病,家屬無須感到羞恥,很多精神病人在接受治療後,是和常人一樣的融入社會及生活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9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我的鞋子又破又舊,萬一壞了怎麼上學,若能有雙新鞋就好了」!這些看似簡單的心願,對於經濟弱勢的家庭來說,是奢侈夢想;擔任臨時工的阿平是單親爸爸,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薪水只夠一家溫飽,內心不禁期盼孩子們有新鞋穿。臺中榮總與惠康基金會特別在石岡區辦理「為你築夢 送愛到家-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南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發布最新數據,2018年台灣10大死因,癌症已經在第1位長達37年,由於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使得台灣癌症發生人數和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癌症相關藥物種類繁多,副作用也經常比一般藥物重,讓患者擔心和排斥,藥師的協助就非常重要。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水痘疫情嚴重,病患數4年同期最高!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昨(24)日發布警訊,12月15日至12月21日期間,全國水痘群聚共通報17起,健保門診共940人次,患者年齡約在7歲至12歲,由於學齡幼童感染水痘,造成群聚機會非常大,若病毒擴散至孕婦或免疫力不全民眾,就有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高雄報導】台灣洗腎盛行率與發生率名列全球之冠,洗腎人數超過9萬人,成為洗腎王國,醫師提醒,腎臟功能與三高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患者務必規律回診用藥,服用保健食品之前,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哲銘表示,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為造成腎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